2023年《乡愁》教学设计.docx
《2023年《乡愁》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乡愁》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乡愁)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 .情境谈话“故土的月亮比外国的圆飞鸟念旧林,池鱼思故渊,露从今夜白,月是故土明。远离故土的游子,总会不约而同的奏响一首相同的曲子一一(乡愁)。板书课题)2 .温故旧知,诵读有关乡愁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土。日暮乡关哪里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温故知新,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可见,乡愁”是中国传统文化经久不衰的主题。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读“乡愁,走进余光中那浓情似雾的(乡愁),一起聆听诗人内心的呼唤。板书:余光中)3 .出示学习目标。二、指导朗读,品味诗歌之愁1 .教师配乐朗读,聆听其“愁全诗
2、的感情基调应落在“愁字。字里行间流露作者的心声愁,所以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我们也可以从题目入手。2 .读其“愁,说其“愁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一节,读一读,并用这样的句式来答复,我从这一节中,读出之愁”。要求:画出重音,画出节奏,读出语气,读出感情。生交流展现。师小结:这就是诗歌的抒情性,短短的几节,运用叠词,使之回环往复,音韵和谐,使人感觉到感情的韵味是无穷尽。3 .学生齐读,融入感情,感受其“愁。师小结:读得很有意境感,从你们的朗读中,我听到了余光中的种种愁绪。思母、念妻、生死分别、相隔两岸,这种种的愁绪是非常抽象的,能触摸得到吗?板书:愁绪)4 .抓住意象,寄予其“愁种种的愁绪是不可触摸的
3、,而诗却讲究形象性,作者是怎样把这抽象的乡愁形象化了呢?分别化为哪些具体可感的事物了呢?化为了小小的邮票。化为了窄窄的船票。化为了矮矮的坟墓。化为了浅浅的海峡(板书: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就是诗歌创作常用的一个技法,即把感情寄予在物象上,这个有了诗人感情的物象,我们就称之为意象板书:意象)这一种创作方法我们称之为借物抒情(托物寄情)板书:托物寄情)是不是全部的诗人写愁绪都选择同一个意象的呢?你能举个例子说说吗?如李白就用“白发写愁绪,“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哪里得秋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把“愁绪比作“春水”。席慕容的“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就把乡愁
4、比作树。任何诗人及作家抒发种种的愁绪,都化为具体可感的事物,即意象。可是他们选择的意象却又不同。5 .知人论世,走进其“愁”因为每一种愁绪,每一个意象都是作者在特定情境下独特的感受,知人才能论世,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的生平中去,走进这特定背景下的“乡愁吧。(PPT出示人物简介)余光中,台Wan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评论家。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出生于南京。抗日战挣时期他随母亲流亡于华东和西南一带,1949年5月去香港,次年5月迁居台Wano1952年在台Wan大学外文系毕业,1956年与妻子结婚,1958年赴美国爱荷华大学攻读,翌年获该大学艺术硕士学位,从此以后,在台Wan省的几所大学任教。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乡愁 2023 教学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