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运代理合同的转委托法律问题研究230903.docx
《国际货运代理合同的转委托法律问题研究23090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货运代理合同的转委托法律问题研究230903.docx(1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国际货运代理合同的转委托法律问题研究对民法典第925条、第926条作为请求权基础的检讨第一章时代背景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持续蓬勃发展,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参与和扮演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经济经经历30年黄金高速发展期,中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6位上升至第2位,GDP全球占比从2001年的4%提高到2023年的17%,货物贸易从世界11位上升到第2位,服务贸易从世界第11位上升到第2位。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做为“世界工厂”的地位俨然无法撼动。近20多年,我国货运进出口总量呈现爆炸式增长;以上海港为例,自2010年以来,上海港标准
2、集装箱吞吐量已连续13年位居世界第一,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连续十一年位居世界第三。与此同时,货运代理合同纠纷也急剧增长,在各地方法院,该类案件甚至连续多年占据全年收案的首位。国际货物运输代理公司的转委托行为导致的纠纷又特别受到各个方面的关注。在近些年,该类案件的总数超过全部货运代理合同纠纷案件的60%。由于我国现行法存在明显的滞后性,且在具体解释论上存在不足,导致各地各级法院无法很好的梳理代理、委托、行纪、复代理、转委托、承继货运等基础概念,最终使得法院裁判时法律适用混乱,冲突判决频出,发改率居高不下。第二章问题的缘起在中国大陆现行法体系的语境中,“货运代理人”的称呼极易引起法律概念上的
3、误解C根据民法典总则编第七章“代理第一节一般规定”的第一百六十二条之规定,代理人只能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法律行为,但根据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令1995年第5号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管理规定第2条的规定,国际货运代理人既可以委托人的名义,也可以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办理国际货物运输及相关业务。这使得法院对“货运代理人”究竟应以被代理人名义还是也可以自己名义与第三人为法律行为充满疑惑。上海高院认为,货运代理人”一词源于英语FreightForwarder的中文翻译,已是该行业的约定俗成,但同时上海高院也认为“货运代理人”是一个商业概念而不是法律概念。上海海事法院的法官同样认为,货运代理合
4、同转委托纠纷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货运代理合同中“代理”字样所导致的困扰。货运代理概念源自对英美法系相关术语的直译,但是大陆法系代理和英美法系代理的法律内涵有巨大差异。学界与实务界在这一点上不但没有争议,且具有高度共识。第一节立法的沿革.清末时期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以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拉开中国近代百年屈辱历史。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也催生了中国的近代民族意识,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彼时,中国的海上贸易开始蓬勃发展。以英商太古、怡和等洋行为主推动进出口贸易及安排陆路和海路运输,类似洋行当时都被称为代理人,沿袭英美法的理论,代理人既可以被代理人名义,也可以
5、自己的名义在中国地区进行贸易,但不论是以何种名义进行贸易,这些商主体都作为合同相对方对外承担法律责任。二 .改革开放清末修法至民国时期,以德、日为代表的大陆法系成为影响当时中国近现代法律变革的主流,一直到新中国解放。1978年三中全会后,我国决定改革开放,中国经济逐步开始由计划经济全面转向市场经济。起初中国的对外经贸往来采取特许制度,而且只允许国营企业成立进出口贸易公司,在此过程中会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对外签订合同的主体可能是一家完全不知道贸易内容的“代理人”,这个“代理人”只向客户收取相对低廉的进出口代理服务费,但如果一旦这个贸易形成诉讼,如大型设备质量问题索赔,大宗货物延迟交付索赔等等情况
6、,这个“代理人”就不得不首先面临向外国客户赔偿巨额损失的窘境。这样对外贸进出口商显得非常不公平,他们收取很少的代理服务费却要承担巨额的赔偿风险,而且质量把控对这些外贸进出口商来说非常困难,即使他们可以再向国内厂家追索,但付出的成本、时间和精力也远远超出了他们可承受的范围。面对这个情况,原外经贸部1995年颁布国际货运代理行业管理的若干规定第2条规定,国际货运代理人既可以委托人的名义,也可以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办理国际货物运输及相关业务。这个规章的颁布,使得司法系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于货运代理人的法律定位产生非常多的疑惑;这个部委规章至今“现行有效”。1999年3月15日新中国第一部合同法诞生
7、,并于当年10月1日起施行。原合同法中用三个法律条文分别是第400条、第402条和第403条解决委托代理及委托代理转委托的法律问题.结合当时民法通则中关于代理制度的规定,形成近20年来处理国际货运代理合同转委托纠纷案件的法律依据和底层裁判逻辑C2004年7月1日起,外贸经营权由审批制改为登记制。外贸代理人究竟是以自己的名义还是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法律行为,不再受法律的强制,完全由其自由选择;这更加剧了我国现行法律制度在解决现实法律问题的矛盾与冲突。三 .新中国第一部民法典2023年5月28日全国人大通过新中国第一部民法典,于2023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但是新颁布的民法典中的第923条、925
8、条及926条几乎没有任何变化的继承了原合同法400条、402条和403条的内容C虽然在编纂民法典的过程中对上述法条有过非常多的讨论并数易其稿,但在最终公布的民法典中我们看到民法典对相关条文几乎一字不落的继承了原合同法的内容。这实在是一件让人扼腕叹息的事件,究其原因不外乎相当多的人大代表从过往实践经验出发,认为过去合同法的规定可以很好的解决相关纠纷,至少可以帮助解决相类似纠纷,并不认为其中有任何不妥或急需修改的问题,由此证明其存在的必要和生命力;其次,很多人大代表还认为民法典的相关法律规定正顺应了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就相关问题解决的趋同性,认为这样的规定反应了当下混合模式的发展趋势。第三,由英美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 货运 代理 合同 委托 法律问题 研究 2309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