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南抗日根据地的统战工作.docx
《冀南抗日根据地的统战工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南抗日根据地的统战工作.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冀南抗日根据地的统战工作【党史钩沉】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初期建立的冀南抗日根据地,以构建统一战线为首要工作。冀南根据地在服务党中央统战战略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地区地缘优势和有利条件,成功克服了统战工作的繁杂困境。冀南根据地统战工作的成效与经验,体现了党在抗战时期的政策优势。冀南地区的地缘优势与有利条件冀南地区泛指河北省的南部,但也包含今河南、山东的一部分。随着抗战形势发展,政区所辖范围几经变化,大体位置“在平汉路以东、津浦路以西、沧石路以南、漳河以北,跨卫运河包括鲁西北一部,共40余县,面积约2.8万平方公里,人口近800万”(冀南革命根据地建设上,中共党史出版社2018年版,第3页)。冀南地
2、缘优势与有利条件主要体现在经济基础丰厚、区位优势显著、文化氛围较好以及党群关系密切等方面。经济基础丰厚。冀南地区河流纵横,航运水利发达,既通舟楫,繁荣城镇商贸,又可灌溉,肥沃乡村农田。冀南地区物产丰富,农作物以棉花、小麦、小米、花生为主,其中“棉花在战前占耕地面积百分之八十全华北棉花过去百分之四十产于此,由于产棉,纺织亦极发达全区产硝盐甚多,取土淋盐,即可得盐,又可得硝,军需民食两便手工业有纺织、毛巾、熬盐、榨油、造酒、卷烟、织袜、造纸、编席等”(晋冀鲁豫边区分区详解地图,华北新华书店1947年版,第25页)。鉴于冀南地区资源丰富、农副工商业以及交通业的发达,中国共产党把冀南平原作为“太行山区
3、游击战争的物资供应基地”(冀南革命根据地建设上,第3页)。区位优势显著。冀南地区东接山东,西靠太行,南临豫北,北毗冀中,起到了连接华北各个抗日根据地的纽带作用,不仅“是联系鲁西北与太行的桥梁,也是延安与山东之间的通道”(冀南日报史(19391949),河北日报社1999年版,第15页)。冀南根据地的建立、发展体现了党中央充分发挥华北敌后抗战作用的战略构想,形成冀南与太行相互依托,优势互补。同时,直接威胁华北敌人的统治。129师副师长徐向前认为:“建立冀南抗日根据地,可以破坏日军在平汉、津浦两大铁路干线的交通运输,使日军的资源掠夺,物资补充,兵力转移,陷于被动;可以使我们在这块富裕的土地上立根生
4、足,以冀南的人力、物力充实抗战力量,支援抗日战争。”(陈再道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2008年版,第250页)因此,冀南根据地在战略区位上,有着特殊意义。文化氛围较好。冀南地区靠近京津文化圈,因地域之便,得风气之先,文化气息浓厚,且“优良的经济条件,就造成了文化开展的条件,而且华北为中国名都之一,与天津相特角,自国都南迁后,全国著名大学仍有滞留平津者。因此,冀南的文化工作是有历史基础的”。在全民族抗战的残酷环境下,冀南人民对战争痛苦的体验比较深,且“由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的关系,冀南的老百姓民族国家意识特别强烈,又因为本身具有文化工作的历史的条件,这觉醒来的特别普遍而彻底”(在游击战争中冀
5、南文化工作是怎样开展的,新华日报(华北版)1940年4月9日,第4版)。简言之,冀南群众文化素质较好且民族意识比较强,更容易接受革命文化的影响。党群关系密切。冀南地区贫苦的雇农、佃农占主体,长期受封建地主压迫,反抗意识较强。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当地先进知识分子就在此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并积极领导工农群众,开展反帝反封建势力的革命斗争。19351936年间以“抗日反蒋”“分粮吃大户,抗捐抗税”为主要口号的“冀南暴动”,规模宏大,形成声势,虽以失败告终,但扩大了党的政治影响,提高了群众的阶级觉悟,为革命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1937年5月,中共平汉线省委成立,党组织派马国瑞等人建立直南临时特委,
6、恢复了冀南十余县的党组织,并积极发动当地群众进行抗日活动,为后来八路军挺进冀南,建立根据地,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冀南统战工作面临的复杂局面与困难正是因为冀南地区战略的重要性,所以受到多方关注。七七事变后,冀南沦陷,日军在此烧杀抢掠,社会动荡不安。在此形势下,各种组织以及杂牌武装,蜂拥而至,有“日军喽,伪军喽,义军喽,民军喽,保安队喽,六离会喽五花八门”(徐向前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2007年版,第450页)。同时“散兵土匪,觅地盘踞”(在战斗中成长的冀南根据地,八路军军政杂志第2卷第9期,第157页),正所谓“司令如毛,土匪遍地”(宋任穷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2007年版,第114页)。整个冀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抗日根据地 统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