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深度融合须强化城市和企业两个主体.docx
《产教深度融合须强化城市和企业两个主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教深度融合须强化城市和企业两个主体.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产教深度融合须强化城市和企业两个主体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8部门日前联合印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在“行动目标”中提出了两个2025年须实现的量化目标:一是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达到50个左右,二是在全国建设培育1万家以上产教融合型企业。这一方面体现出国家对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和产教融合型企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的肯定,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国家将持续强化城市和企业主体性的政策导向。强化城市和企业主体性是关键近年来,虽然“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已经成为普遍共识,增强适应性、提高服务能力也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命题,但对于
2、职业教育该与哪个层级的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服务范围多大最为适宜等问题的认识却并不清晰。比如,有些地方职业院校瞄准社会上最热门的职业或者经济发达地区的需求开设专业,结果导致所培养的毕业生在本地用不完或用不上,大大挫伤了当地政府举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经过多年实践探索,人们逐渐认识到,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先天禀赋、所处阶段、类型特色和程度水平差异巨大,因此各地职业教育只有与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才会具有旺盛生命力。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职业教育实行政府统筹、分级管理、地方为主、行业指导、校企合作、社会参与”,其中的“地方为主”就是对地方主体地位和主体责任的强调。城市作为区域政治、经
3、济、文化、教育的中心,是产教资源布局的基础节点,具有主导产业链明晰完整、职普教育资源集中完备、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适中的鲜明优势。因此,地市一级的城市或城市群,应成为产教融合推进过程中代表地方、引领区域、探索创新突破的最优场域。而对于一端连着教育、一端连着产业的职业教育而言,兴教办学更离不开企业的深度参与。企业既是职业教育需求的发出者,又是实践教师和设施设备的提供者,还是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者。可以说,不与产业融合、不与企业合作,职业教育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的之矢。因此,产教融合必须落实企业的主体地位,不能只在“职业教育内部谈产教融合改革”o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企业的主体地位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深度 融合 强化 城市 企业 两个 主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