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XAS-鳄蜥及其栖息地监测技术规程.docx
《TGXAS-鳄蜥及其栖息地监测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GXAS-鳄蜥及其栖息地监测技术规程.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ICS65.020.01CCSB65T/GXAS标准TGXASXXXX-XXXX鳄蜥及其栖息地监测技术规程TechnicaIcodeofpracticeformonitorofShinisauruscrocodiIurusandhabitat(征求意见稿)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广西标准化协会发布本文件参照GB/T1.1-202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广西师范大学提出、归口并宣贯。本文件起
2、草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广东曲江罗坑鳄蜥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广西泳金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鳄蜥及其栖息地监测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界定了鳄蜥及其栖息地监测技术涉及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监测内容、鳄蜥野外种群状况监测、鳄蜥栖息地主要生态因子状况监测、鳄蜥及其栖息地保护管理状况监测、鳄蜥栖息地周边社区社会经济状况监测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鳄蜥分布区内鳄蜥及其栖息地监测。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鳄蜥栖息地shinisauruscrocodiIurushabitat鳄蜥个体或种群为满足生
3、存和繁衍的需要而占据的休息、采食、繁殖、隐蔽、迁移等具体场所。鳄蜥潜在栖息地shinisauruscrocodiIuruspotentiaIhabitat与鳄蜥栖息地相连、有适于或比较适于鳄蜥生存繁衍的生境条件、目前没有鳄蜥分布,但在消除相关阻限因素后,鳄蜥在10年15年的将来很有可能扩散过来的地域。4监测内容d1鳄蜥监测内容内容有:一鳄蜥野外种群状况;鳄蜥保护管理状况。4 9栖息地监测内容内容有:鳄蜥栖息地主要生态因子状况;鳄蜥栖息地保护管理状况;一一鳄蜥栖息地周边社区社会经济状况。d1监测范围4.1及4.2中第1项监测范围为经调查确认的鳄蜥栖息地及潜在栖息地。保护管理状况的监测范围为各级鳄
4、蜥自然保护区和保护管理机构。周边社区社会经济状况的监测范围为所抽取的鳄蜥分布县、乡镇、行政村及农户。44监测技术路线4.4.1以“3S”(GPS、RS、G1S)技术和样线法、标志重捕法、样方法等相结合,采集鳄蜥及其栖息地的状态信息;采用以常规监测和定量分析为主,专项监测和定性分析为辅的方式。4.4.2“3S”(GPS、RS、GIS)技术: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G1ob1ePositioningSystem),遥感(RS:RemoteSensing)、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进行一体化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4.4.3样线法:在1:
5、IOOOO的地图上标出溪流的位置,在地图上标出将要调查样线的位置。在无雨的夜间20:00以后,沿溪流上行进行调查,行走速度为500mh1000h,仔细搜索样线两侧的鳄蜥,发现鳄蜥时,记录鳄蜥年龄及性别(成年、亚成年、性别)、数量、地理坐标,并对鳄蜥整体及尾纹进行拍照,记录栖息地情况并对整个微生境进行拍照,同时记录样线调查的行进航迹。测量栖息地鳄蜥攀爬休息时离水面的高度,并在发现鳄蜥的地方系上一根红绳作为标记,第二天以此标记为中心设置生境调查样方。4.4.4标志重捕法: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定数量的样线,连续两天重复统计。每次记录所捕获的鳄蜥数量,并进行标记后就地释放。统计遗漏系数:样线A遗漏+样
6、线B遗漏+样线C遗漏/第一天样线A发现只数+样线B发现只数+样线C发现发现只数。最终,种群数量的统计结果由发现的实体加上遗漏的个体两部分组成。4. 4.5样方法:依据样线调查得到的标记点,每条溪沟设3个5x5In大样方,每个样方内又设5个1X1m样方。A5监测方式5. 5.1常规监测按照本标准规定的监测内容、监测范围、监测方法、监测时间、监测频次等实施的定期、定点监测活动。6. 5.2专项监测针对鳄蜥及其栖息地遭遇的突发性事件(如地震、雨雪冰冻、火灾、泥石流、林病虫害、野生动物疫病等),或者大中型工程建设以及其他管理方面的特殊需求,需要在特定的时间对特定内容和(或)特定区城实施的专门监测。专项
7、监测的有关技术规定另行制定。A6监测频次和时间7. 6.1鳄蜥野外种群状况监测每年开展2次,时间分别在4月5月和6月9月。根据鳄蜥的生态习性以及监测地区的物候、气候、交通等条件,选择最佳监测时间,同步开展监测。每一次监测应在规定的时间段内集中完成,持续时间不超过30do8. 6.2鳄蜥栖息地主要生态因子状况监测植被和植物群落监测每五年开展1次,时间为6月9月。食物监测每两开展1次,时间为6月9月,根据监测地区的物候、气候、交通等条件,选择最佳监测时间,同步开展监测。每一次监测应在规定的时间段内集中完成,持续时间不超过30d。9. 6.3鳄蜥及其栖息地保护管理状况监测每年开展1次,时间为1月2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TGXAS 及其 栖息 监测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