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巨细胞瘤影像学诊断.docx
《骨巨细胞瘤影像学诊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巨细胞瘤影像学诊断.docx(1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骨巨细胞瘤(四肢及脊柱)1 .概述: 骨巨细胞瘤(Giant cel I tumor, GOT)是一种局部侵袭性肿瘤,大部分为良性,部分生长活跃,少数恶性 占所有骨肿瘤的14.13%,居第三位,在良性骨肿瘤中仅次于骨软骨瘤 起源于骨骼结缔组织的间充质,由间质细胞和多核巨细胞组成 治疗:手术治疗为主,化疗为辅,但局部手术刮除后易复发,复发率15%-25% 好发年龄20-40岁,男女比1.2:1 好发部位:骨相融合后的成熟骨骨端,长骨多见,其中又以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梯骨远端为最多 临床表现:局部疼痛、肿胀和压痛,较大的肿瘤有局部发热和静脉曲张,扪之可有乒乓球感2 .病理:肉眼观:灰白或暗红色,可
2、有出血、坏死、囊变光镜下:在弥漫增生的单核细胞(间质细胞)中发现大量多核巨细胞病理分级:I级(良性):多核巨细胞数量多于单核细胞II级(过渡型):介于I级和III级之间,细胞较均衡III级(恶性):多核巨细胞少而小,单核细胞多,细胞核大,细胞分裂多3 .X 线:多为单发,边界清楚,典型者有横向生长特征呈偏心性、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相应骨皮质变薄、但轮廓完整内可见纤细残存骨崎,主要位于病灶周边,典型者“皂泡”样改变肿瘤内无钙化或骨化影,边缘一般无硬化边除非发生病理性骨折,一般无骨膜反应分房型:较多见。X线上可见似有分隔成为大小不一的小房征溶骨型:少见。破坏区内无骨崎,表现为单一的骨质破坏4.
3、CT: 囊状溶骨性骨质破坏,骨皮质膨胀变薄、呈球样 密度均匀/不均匀,可见坏死、液液平,无钙化、骨化 内缘清楚锐利,可见凹凸不平的短小骨蜡 边缘可有轻度、不完整硬化(X线平片由于组织重叠、密度分辨率较低而难以显示) 肿瘤血供丰富,增强后明显强化5. MR: T1WI:等-低信号;T2WI:等一略高信号,与细胞密集度、胶原含量及含铁血黄素沉积有关肿瘤外缘可见低信号边,有两种成因:硬化边;病灶膨胀性生长造成周围骨质受压和反应性改变周围软组织轻度水肿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动态增强扫描呈“快进快出”女,18岁,右膝疼痛1月余符合骨巨细胞瘤注:间质细胞生长活跃,核分裂计数热点区8个/10HPF女,34岁,
4、左小腿痛9月余恶性表现:提示恶性的征象有:骨皮质破坏中断,并形成软组织肿块;骨膜增生并中断形成Codman三角;病变增大迅速。2019-08-172019-09-30男,33岁,左小腿麻痛3月余(左腓骨肿物)骨巨细胞瘤(侵袭期)伴查见脉管内瘤栓。肿瘤灶区侵透骨皮质达骨旁软组织,累及周围横纹肌组织。6 .脊柱骨巨细胞瘤: 少见,约占25%-56% 以低榷最为好发,其次是胸椎、颈椎、腰椎 好发年龄20-40岁,女性多见 临床表现:疼痛、肢体无力、大小便及性功能障碍等 治疗:手术切除;术前靶血管栓塞;术后易复发 脊椎GCT多局限在一个椎体,也可累及临近的椎体 多数肿瘤起源于椎体,继而向椎弓根发展 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巨细 影像 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