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 教案2.docx
《《论语》十二章 教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十二章 教案2.docx(1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论语十二章【教学目标】1、翻译论语在本课选取的每一章;2、探究每一章所包含的儒家关于立身处世的规范性原则;3、联系与之有关的内容,拓展所学范围。4、背诵论语十二章。【教学重点】1、翻译论语十二章的每一章,并达到字字落实。2、探究每一章所包含的儒家关于立身处世、修心养性的规范性原则;【教学难点】1、拓展与每一章相关的内容,并挖掘孔子关于“君子之德和修身养性”的基本观点。2、背诵论语十二章。【教学方法】结合注释或者查找资料翻译每一章,并抓住重点实词和虚词,积累文言常识。【课时安排】两课时(每六章为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一章【原文】子日:“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
2、学也已。”【注释】有道:指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正:匡正,端正。【翻译】孔子说:“君子食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赏析】本章讲的是君子的日常言行的基本要求。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君子,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不去追求物质享受,不贪图安乐,把注意力放在做有意义的事情上面,追求真理。既有勤奋的精神,又有高明的方法,才可以算作是热爱学习。这是孔子对学生的教诲,也是孔子一生求学精神的真实写照。孔子认为,君子要
3、善于抵制物欲,要尽可能地把精力用于追求理想和真理上。人活着不仅仅为了求得饱暖安逸,还应该有一种对理想的追求精神。有了这样的理想,就不应再沉溺于物质的欲望,要有克制自己的能力,把对物质的追求提升为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精神的独立上来。这样就不会去计较私欲得失,蝇营狗苟,而会敏于事而慎于言,使自己的内心清澄,去接近有道之人来匡正自己。【名家解读】孔子的学说还有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人格的重视。孔子不但希望每一个人能够生存,还希望他能够好好地生活。因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在于人有道德的或精神的生活,而禽兽只有生物的或物质的生存。要发展人性,政治家不但要使人民丰衣足食,还要培养他们的人格,使他们都能修身立
4、德。大学所说“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是孔子一个基本的主张。萧公权孔子政治学说的现代意义第二章【原文】子日:“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注释】如礼何:怎样对待礼仪制度。【翻译】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礼仪制度呢?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音乐呢?”【解读】礼与乐都是制度文明,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规范,是人文的基础。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这里,孔子指出礼、乐的核心与根本是仁,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仁是孔子学说的中心,它来自固有的道德,是礼乐所由之本。礼
5、讲谦让敬人,乐须八音和谐,无相夺伦。一个人没有仁的本质,则无谦让敬人、和谐无夺等美德,即便行礼奏乐,也不具有实质意义。所以,人而不仁,礼对他有什么用?人而不仁,乐对他有什么用?这里即是说不仁之人,是用不了礼乐的。第二章【拓展】孔子谓季氏:“八僧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注释】季氏:季孙氏,鲁国大夫。八僧(y1):古代奏乐舞蹈,每行八人,称为一僧。天子可用八僧,即六十四人:诸侯六僧,四十八人;大夫四僧,三十二人。季氏应该用四僧。忍:忍心,狠心。【翻译】孔子谈到季孙氏说:“他用天子才能用的八僧在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都狠心做得出来,还有什么事不能狠心做出来呢?”【解读】“礼”代表着一种修
6、身与治国相结合的文化精神,它不仅是政治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具体体现,还是治理国家的重要依据。孔子一直主张以礼治国,即利用礼乐规范君臣和官民的行为,让每个人都各安其位,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尤其是作为下属,千万不能越礼行事,否则就是对君上的不敬,就是以下犯上的僭越行为。如果任由这种僭越行为泛滥,社会秩序必将受到严重破坏,社会将陷入混乱。为了正确理解孔壬思想,有必要对“八僧舞于庭”作出解释。在西周时期,贵族享用乐舞的等级,有着明确的规定,即:天子礼乐用八僧,诸侯六僧,大夫四僧,不得擅自越级。由于鲁国公侯是出自周王室的贵胄,可享天子礼乐,但因等级不同,同样有着严格的区别。如此一来,这句话的意思就非常明显了,
7、作为大夫的垂氐,竟然公开在家中使用天子礼乐,这种行为就是典型的无视王权和君权的僭越。因此,富度崇尚礼制的孔子才出奇地愤怒,发出“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呼声,要求严惩这种行为。由于礼在政治运作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礼制,对于越礼行为严加惩罚,以保证政局和社会稳定。如果有做臣子的胆敢使用天子礼仪,那就是大逆不道,视同谋反。比如,西汉名将周亚夫就是因越礼招祸。周亚夫虽然贤能,并且立有大功,但由于对皇帝不够恭顺,所以汉景帝对他非常不满。汉景帝赏赐给他酒菜,桌上只放了一大块肉,但没给他准备筷子。周亚夫认为皇帝是故意难为自己,就生气地对侍者发火,这种失礼行为坚定了景帝决定除掉他的决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 论语十二章 教案2 十二 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