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20《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等奖创新教案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品味、探究课文内容;归纳主旨及写作特点。教学步骤:一、精读课文,品味内容。(一)精读第一部分(第1段)内容。1 .提问:第1段首句为什么用“落成”而不用“竣工”或者“完工?明确:(1)说明工程顺利结束;(2)表达庄重、庆贺之意。2 .布置:第一段写了“我”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心情和纪念碑的总特征。请从第一段中分别找出写“我”的心情和纪念碑总特征的词语(或短语)来。学生交流后,板书:“我”的心情:万分崇敬。纪念碑总特征:巍峨、雄伟、庄严(二)精读第二部分(第210段)内容。1品味、探究第二部分第一层(第2.3段)内容。(1)布置
2、:自读第二段,理清作者的活动顺序(走的路线)。讨论后明确:作者的活动顺序:进入广场一越过广场一踏着石道一走到碑前。按行走路线由远而近把纪念碑的位置、兴建经过及整体形象介绍给读者。(2)提问:第二段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明确:第二段按人的活动写。第一次交代:“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字,暗示碑的主题和本文的主题。(3)布置:请列出第三段的内容要点。学生交流后,明确;交代了建碑的时间(决议兴建的时间和动工兴建的时间),碑身的规模(用具体数字与天安门比较),建碑的特殊材料(坚硬的花岗石和洁白的汉白玉)和建碑的重大意义(象征着标志着)。(4)提问:为什么纪念碑大量使用花岗岩和汉白玉材质?建碑的特殊材料有何
3、象征意义?明确:花岗石的特征是坚强,汉白玉的特征是洁白。用这两种材料象征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象征意义有:象征先烈的丰功伟绩,标志全国人民的怀念之情;汉白玉美观朴素,洁白耀眼,使挺拔的碑身显得更加雄伟庄严;花岗岩坚硬,汉白玉洁白,象征先烈们坚强和纯洁的品格之美;这两种石材耐久度高,象征革命先烈精神永垂不朽。(5)提问:第2.3段是怎样具体展现第一段所说的纪念碑“巍峨、雄伟、庄严”的?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明确:巍峨一一高达37.94米,有10层楼那么高。(第3段)雄伟一一他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第2段)庄严一一纪念碑是用17000块坚硬的花岗
4、岩和洁白的汉白玉砌成的象征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第3段)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作用:更具体地说明人民英雄纪念碑巍峨、雄伟、庄严的特征。2.精读第二部分第二层(第4.5段)内容。(1)指名读第二层(第4.5段),理清介绍纪念碑的顺序。讨论明确:介绍纪念碑的空间顺序:台阶一平台(碑身四周)一碑身(正面、背面)一碑身东西两侧上部一碑顶一大碑座。(按由下而上再下的顺序介绍)(2)提问:作者在这里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学生交流后归纳:碑的四周栏杆、碑的正面题词和背面碑文、碑身的装饰、小碑座四周的花圈及碑顶的的建筑形式。(3)提问:作者是通过哪些内容突出表现“人民英雄永
5、垂不朽”的主题的?明确:作者再次写“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突出了主题,毛主席起草、周总理手书的碑文,高度概括了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表现了中国人民前赴后继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是对“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一主题的阐述。(4)布置:集体朗读毛主席起草、周总理手书的碑文。(5)周恩来总理书写的碑文为什么颠倒时间顺序?明确:为了更好地凸显为新中国成立而牺牲的人民英雄。(6)布置:细细品读碑文,具体说说“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的时间含义,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的是哪几个历史时期的英雄?讨论后明确:三年以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19461949年的最后三年的解放战争时期。三十年以
6、来一一1919年的“五四运动”至1949年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整个历史时期。一千八百四十年一一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由此标志着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纪念碑纪念的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特别是三年解放战争时期,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3 .精读第二部分第三层(第610段)内容(1)提问:第6节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浮雕的?有何作用?归纳:交代了浮雕的位置、高度、长度、质量、画面,为下文详细描绘作了准备。(2)提问:第710段重点介绍了哪10座浮雕?展示交流,明确:第一幅:东一:虎门销烟”;第二幅:东二:“
7、金田起义”;第三幅:南一:“武昌起义”;第四幅:南二:“五四运动”;第五幅:南三“五卅运动”;第六幅:西一:“八一南昌起义”;第七幅:西二:“抗日敌后游击战”;第八幅:北一:“群众支援前线”;第九幅:北二:“胜利渡江,解放全国”;第十幅:北三:“人民欢迎解放军”。(3)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的?明确顺序:由东到南到西最后到北的空间顺序,同浮雕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相一致。即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说明事物的方法(4)老师示范分析第一幅浮雕:“销毁鸦片烟”。老师讲解:作者用了4句话,分三层来介绍:第一句是第一层,写明了事件(销毁鸦片烟)、背景(鸦片战争前夕)、时间(1839年6月3日)、地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20 人民 英雄 永垂不朽 一等奖 创新 教案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