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师资格证辨析题真题+解析全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教师资格证辨析题真题+解析全汇总.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教师资格证2023-2023辨析题试题+解析全汇总22 .教材编写的直接依据是课程方案。口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课程方案是指依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课程标准是课程方案的具体化,是课程方案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直接依据,是国家治理和评价课程的根底。因此,教材编写的直接依据是课程标准而不是课程方案,所以此题说法错误。23 .遗传在人的开展中起决定作用。口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遗传素养是人的身心开展的必要物质前提,但并不起着决定性
2、作用,只是为个体身心开展提供可能性。具体地讲:(1)遗传素养是人的身心开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开展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素养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开展的过程及其阶段。(3)遗传素养的差异性在构成身心开展的个别特点上具有肯定的影响。(4)遗传素养在个体开展的不同阶段作用的大小不同,随着个体不断地开展,遗传的作用日益减弱。(5)遗传素养对人开展影响的大小与其本身是否符合常态有关。同时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开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开展的决定性因素,所以说遗传在人的开展中起决定作用的说法是错误的。24 .问题解决不受情绪影响。口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问题的特征、思维
3、定势与功能固着、迁移、原型启发、动机强度以及情绪等等。情绪对问题解决有肯定的影响,往往肯定、积极的情绪状态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而否认、消极的情绪状态则会阻碍问题的解决。人们对活动的态度、责任感等可以成为发觉问题的动机,影响问题解决的效果。动机的强度不同,影响的大小也不一样。除了上述因素外,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性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所以说,情绪影响着问题解决,故题干这种说法错误。25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相对的。口答: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心理健康的标准具有相对性,主要表达在两方面:一方面健康与疾病不是完全对立的,它们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另一方面心理健康并不是
4、某种固定、永恒不变的状态,它会因为社会、生物等方面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所以说,心理健康的标准是相对的。故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2023年上半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试题+解析22、教育在人的身心开展中起决定作用。口答: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影响人的身心开展的因素包含遗传、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这四个因素,对人的身心开展分别起到了不同的作用:遗传是人的身心开展的物质前提,为人的身心开展提供可能性。环境是人的身心开展的外部的客观条件,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开展可能性变成现实。学校教育在人的开展中起主导作用。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开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开展的决定性因素。在人的身心开展中决定作用的是个体
5、的主观能动性,而非教育。故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23、教育的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口答: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包含传授系统的科学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这是教学的首要任务;开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制造才能;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根底,关注学生的个性开展等四项任务。因此,教学的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说法是错误的。24、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成正比。口答: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依据耶克斯一多德森认为,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呈倒“u形曲线关系。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而且动机的最正确水平随任务性质不同而不同:任务较简单,最正确动机水平较高
6、;任务难度中等,最正确动机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正确动机水平越低。因此,题干说法错误。25、品德形成受感情影响。答:题干中的说法是正确的。品德是指个人依据肯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行动时所表现的稳定特征或倾向。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开展,即这四个心理因素的形成与开展的过程。德育过程也就是培养四种品德心理因素并使之协调开展的过程。知即道德认识,情即道德感情,意即道德意志,行即道德行为。因此品德的形成受感情的影响说法是正确的。2023年下半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试题+解析22、教育对人开展的作用总是积极的。答: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教育的功能中有正向功
7、能和负向功能。正向功能强调教育对个体和社会起到促进作用,而负向功能强调教育对个体和社会的开展会产生肯定的阻碍作用。因此,教育对人的作用未必是积极的。所以该说法是不正确的。23、总体而言,学校课程内容主要由间接经验构成。答:题干中的说法是是正确的。学校课程内容是由直接和间接经验经验共同构成。但总体而言,学校课程内容主要是由那些从前人所总结出来的系统的经验即间接经验构成,这样才能更加系统高效的援助学生累积根底知识和技能,更好的培养其他各方面的能力。24、依据皮亚杰论,在良好的外界环境作用下,学生的认知开展可以从前运算阶段直接跨越至形成运算阶段。答: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1)皮亚杰将个体的认知开展
8、从低到高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这四个阶段都有对应的年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年龄特征,是具有不可逾越和不可逆性。(2)在良好的外界环境下,可以缩短四个阶段的年龄时间,但是不可以跨越,所以这种说法是错误的。25、学习材料的灌度越大,越难以产生迁移。答: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1)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其它一种学习的影响。(2)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包含学习任务的相似性、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学习的心向与定势以及学习的指导,与学习材料本身的难度是没有关系的,所以该说法是错误的。2023年上半年中学教育知识
9、与能力辨析题试题+解析2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答:题干中的说法是正确的。教育尽管受到生产力开展水平和政制度的制约,但也具有相对独立性,有自身的开展规律。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即具有对民族教育传统的历史继承性,教育所继承的一切,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教育成果,是人类的共同财富。综上,题干说法正确,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表达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23、教学是完成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答:题干中的说法是正确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而教育目的的完成,需要依靠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来完成;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开展教育的根本途径,也是学校进行素养教育的根本途径,除教学外,学校还
10、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动、社会活动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综上,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根本途径,自然教学也是学校完成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24、注意的分配就是注意的分散。答: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注意分配和注意分散是两回事。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和活功。注意的分散,又称分心,是指在意过程中,由于无关刺的干扰或者单调刺激的持转作用引起的偏离。前者是依据任务需要,有目的地主动地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后者是由于外部刺激或主体内部因素的干扰作用引起的,是消极被动的,违背了活动任务的要求,偏离了正确的注意对象,降低了活动效果。故该说法不正确。25、学生知识越多,能力越强。答: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
11、的。知识不等于智力,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响,能力是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不仅包含了一个人现在已经到达的成绩水平,而且包含了一个人具有的潜力。知识是能力的根底,能力的开展能进一步促进知识的掌握。但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完全说明其能力的上下。知识转化为能力是有条件的,教给学生的科学规律性的知识必须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能力。可见能力的上下不是知识的简单累积,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开展并不是同步的,题目说法错误。2023年下半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试题+解析22、德育的起点是提高道德认识。答: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1)德育过
12、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但是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德育具体实施过程,又具有多种开端。(2)教师可依据学生品德开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3)因此说法是错误的。23、教学具有教育性。答:题干中的说法是正确的。(1)教学中,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学习方法的过程,也同时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成才的过程。(2)构成教学活动的每个要素都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教育因素。这些教育因素在教书活动中发挥思想品德教育作用是客观存在的。(3)从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来看,在教学中,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就是教
13、师指导学生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同样具有教育性。所以观点是正确的。24、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条件是想象。口答: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要使短时记忆转向长时记忆需要通过复述。(1)短时记忆保持时间较短,容量有限,储存时间一般不会超过1分钟,容量为72个组块。如果长时间得不到复述,则就会再次进入瞬时记忆,最终遗忘。(2)因此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条件是复述,而不是想象。所以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25、负加强和惩处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口答: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1)负加强是撤销厌恶刺激的过程,本质是增加某种期望行为出现的概率。(2)惩处是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响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本质是减少不
14、良行为出现的概率。(3)因此,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2023年上半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试题+解析22、教育具有自身的开展规律,不受社会开展的制约。口答: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教育具有自身的开展规律,有其相对独立性。但是教育不能完全独立于社会开展,生产力、科技、文化和人口等对教育都有着肯定的制约作用。生产力决定着教育开展的规模和速度,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所以教育的开展是受到社会开展制约的。23、知识越多,能力越强。答: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是顺利完成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前提,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开展起来的。但是知识的掌握是无止
15、境的,能力开展却有肯定的限度。而且知识与能力开展是不同步的,知识多了,能力并不肯定就强。24、接受学习肯定是有意义学习。答: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奥苏伯尔按学习进行的方法分为接受学习和发觉学习,按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接受学习即学习者把以现成的定论的形式呈现给自己的学习材料,与其已形成的认识结构联系起来,以完成对这种学习材料的掌握的学习方法。有意义学习是使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接受学习可以是机械的也可以是有意义的,关键是看新旧知识之间能否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所以题干说法错误。25、依据科尔伯格的观点,道德开展的阶段是固定的,相同年龄阶段的人都能到达同样的开展水平。口答: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科尔伯格将道德开展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随着年龄依照由低到高的层次开展,这是人的道德认知开展的一般规律,但因为个体的身心开展存在差异性,相同年龄阶段的人并不肯定都能到达同样的开展水平,比方,很少有人能到达习俗水平的普遍伦理阶段。2023年下半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试题+解析22、遗传素养具有可塑性。答:题干中的说法是正确的。遗传素养是指通过某种遗传物质所传递的、父母和种系开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人的解剖生理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