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血栓栓塞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肺血栓栓塞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肺血栓栓塞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肺血栓栓塞(PTE)为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的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临床上最常见的血栓来自下肢深静脉及盆腔静脉。凡能及时做出诊断和治疗的肺栓塞患者只有7%死亡,而没有被诊断的肺栓塞患者60%死亡,其中33%在发病后Ih内迅速死亡。【诊断提示】1 .危险因素如外科手术、分娩、骨折、长期卧床、肿瘤、心脏病(尤其合并房颤时)、肥胖、长期口服避孕药、下肢深静脉炎等,而年龄是独立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PTE的发病率逐渐增高。2 .临床表现(1)多种多样,可以从无症状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甚或发生猝死。临床表现为呼吸
2、困难、气促、胸痛、咯血、咳嗽、心悸、烦躁不安、晕厥等。有时出现所谓“三联征”,即同时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及咯血,但仅见于20%的患者。(2)常见体征有呼吸急促,呼吸频率20次/min;心动过速;血压下降,严重时可出现休克;发缙;发热;颈静脉充盈或搏动;肺部可闻及哮鸣音和(或)细湿啰音;肺动脉瓣区第2心音亢进或分裂。(3)可分为循环衰竭型、肺出血型、单纯性呼吸困难型。按栓子大小和阻塞部位可分为急性巨大肺栓塞、急性次巨大肺栓塞、中等肺栓塞、小肺动脉栓塞。3 .辅助检查(1)血液检查:白细胞、血沉、乳酸脱氢酶、肌酸磷酸激酶等可升高,但无特异性。(2)血浆D-二聚体:敏感性在90%以上,但特异性不高。含
3、量低于500ug1,则基本可以排除肺栓塞。(3)血气分析:常有过度通气,出现低氧血症,但无特异性。(4)肺功能:PaO2梯度常明显增高,VpV1增高。(5)心电图:主要表现为急性右心室扩张和肺动脉高压,显示典型S1QmTm(I导联S波深、III导联Q波显著和T波倒置)改变,心电轴显著右偏、极度顺钟向转位、不完全或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对心电图改变需做动态观察,注意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相鉴别。(6) X线检查:典型的形态为楔状或截断的圆锥体,位于肺的外周,底部与胸膜相连接,顶部指向肺门。(7)双肺CT扫描:可显示左右肺动脉及其分支的血栓栓塞,表现为腔内的充盈缺损及截断性阻塞。(8)CT肺动脉造影
4、(CTPA):是诊断肺栓塞的重要方法。(9)肺通气灌注(V/Q)显像:典型征象是呈肺段分布的肺灌注缺损,并与通气显像不匹配。(10)肺动脉造影:是诊断肺栓塞准确可靠的方法。【治疗措施】1一般治疗严密监护,监测呼吸、心率、血压、心电图及血气的变化;吸氧;绝对卧床,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对于有焦虑和惊恐症状的患者,可适当使用镇静药;胸痛者可给予止痛药;发热、咳嗽者可予相应的对症治疗;严重低氧血症者可予有创或无创机械通气治疗。2 .抗凝治疗常用的药物有肝素和华法林。开始口服华法林之前,需给予肝素治疗。肝素的使用方法持续静脉滴注法:首剂为30005000U或80Ukg,继之以18U(kgh)持续静脉
5、滴注。当病人APTT达到正常值的1.52.5倍时,表明已达到足够的抗凝药治疗;间歇给药法:一般先予负荷量30005000U静脉注射,然后按250Ukg剂量每12小时皮下注射一次,调节注射剂量,使注射后68h的APTT达到治疗水平。目前多采用持续静脉滴注法。低分子肝素半衰期长,可产生预期抗凝反应,出血并发症也较少,治疗剂量个体差异性较大。无论是肝素还是低分子肝素,使用48h后或达到治疗性APTT水平后,即应开始口服华法林,开始剂量通常为35mg,使APTT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到2.03.0,维持该水平至少2d,应口服华法林3个月以上。3 .溶栓治疗主要适应于大面积PTE病例,常用的溶栓药物有尿激酶(UK)、链激酶(SK).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药(rt-PA)。以下方案与剂量主要参照欧美的推荐方案。(1)尿激酶负荷量4400Ukg,静注IOnIir1,随后以2200U/(kgh)持续静滴12ho(2)链激酶负荷量25万U,静注30min,随后以10万U/h持续静滴24ho链激酶具有抗原性,故用药前需肌注苯海拉明或地塞米松,以防止过敏反应,链激酶6个月内不宜再次使用。(3)rt-PA50Ioomg持续静滴2h。溶栓治疗越早进行越好,其主要并发症为出血,如胃肠道、腹膜后、颅内及穿刺部位的出血,要严格掌握禁忌证。4.外科治疗如肺栓塞取栓术、导管去栓术、腔静脉阻断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