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docx
《细菌性痢疾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菌性痢疾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细菌性痢疾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细菌性痢疾(baci11arydysentery)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主要病理变化是直肠、乙状结肠的炎症与溃疡,因毒素吸收可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夏秋季多发。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腹泻、腹痛、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便,病情轻重悬殊。【诊断提示】1 .流行病学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5-6月开始上升,7-9月为高峰。常有明确的不洁饮食史和与带菌者接触史等。2 .临床表现潜伏期数小时至7d,多数为14d。根据病情轻重和缓急,可分为两类六型。(1)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典型菌痢(普通型):突然发热、全身不适、恶心、呕吐,继而腹泻。大便初为稀便,12d后转为黏
2、液脓血便,每日排便1020次或更多,有时为纯脓血或呈黏膝状。常有腹痛,便前加重,排便后缓解,里急后重。左下腹有压痛,肠鸣音亢进,自然病程12周。急性非典型菌痢(轻型):全身症状轻,排稀便,日数次,有黏液,无脓血,显微镜下见少量红、白细胞。病程数日,可不治自愈,部分可演变成慢性。中毒性菌痢(中毒型):儿童多见,起病急骤,高热或体温不升,迅速发生休克,昏迷和呼吸衰竭,而肠道症状轻微或缺如。根据临床表现又分三型:休克型、脑型和混合型。(2)慢性细菌性痢疾:病程超过2个月。分为三型。慢性迁延型:急性菌痢后迁延不愈,大便不成形或稀便,常带黏液,偶有脓血,左下腹压痛,伴乏力、贫血、营养不良表现;慢性菌痢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细菌性 痢疾 诊断 提示 治疗 措施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