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考察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建设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考察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建设的报告.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关于考察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建设的报告(仅供学习)为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建设,3月28日至4月1日,XX市政协副主席、XX区委书记XX带队赴XX省XX市XX区、X县和XX省XX市XX区、XX市开展了为期5天的“对标先进、以学促干”考察学习活动。考察组一行12人先后考察了上述地区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产权抵押担保、农民持续增收(现代农业、土地流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医共体建设、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公路交通一体化)等方面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对所到点位的产业发展模式、工作推进方式、市场运作模式等进行了深入了解。此次考察学习行程紧凑,内容丰富,达到
2、了开拓视野、更新观念、学习经验、提升能力的目的。一、两市的基本情况XX市XX区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XX的主城区,区域总面积872平方公里,是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首批省级无废城市。全区常住人口72.7万,下辖1个高新区和13个乡镇(街道),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4%,基本养老、基本医保参保率分别达98.7%和99.9%,城乡收入比1.66:1,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50万元。XX年,地区生产总值近900亿元,财政总收入超100亿元,第四次实现全国百强区大满贯。XX市X县县域面积1431平方公里,下辖9镇2乡4街道,常住人口67.8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4%,中心城市建成区
3、48平方公里,城乡居民收入比1.59:1,XX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3.4亿元、增长4.2%;完成财政总收入153.6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1.9亿元;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7.2万元、4.5万元。是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县、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中国工业百强县、中国创新百强县、中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全国首批创新型县。XX市XX市面积2493平方公里,人口64万,辖21个乡镇(街道),7个林(垦殖、园艺)场。XX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641.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8.2亿元,是全国最大的铜冶炼、加工、消费基地。XX市XX区,XX年撤县设区,下辖
4、12个乡镇(街道)、3个农垦场,国土面积93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2.6万。2015年3月,XX被列为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XX年9月,又承担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土地征收制度改革两项试点。XX年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延包的具体办法改革、创新金融助农惠农方式等三项改革工作同时纳入全国试点。XX是中国眼镜之乡、中国雕刻之乡。二、两市推进城乡融合的主要做法与XX一样,XX和XX是国家XX年首批城乡融合试点市。近年来,两市围绕城乡融合发展持续探索,相继完成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农民持续增收、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公路交通一体化)等五项
5、试点任务。(一)突出“全域”,推进规划布局一体化。XXXX区织里镇义皋村,村域面积2.25平方公里,现有466户、1697人,村庄空间格局是典型的洪港地区传统村落与塘浦好田组成,村中百年老街、古桥保存完好,街石排列规整,村民主要以种植瓜果蔬菜、种桑养蚕为业。XX区充分利用水乡蚕桑文化、太湖渔耕文化、洪港遗存文化等自然优势,开发打造太XX岸特有的淡港文化旅游产业带,使该村先后获得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传统古村落、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XX省千年古村落、省级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省级健康村和XX省清廉村居建设示范单位等称号。XX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281.5万元,其中
6、经营性收入190.13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4万元。XX区八里店镇潞村,全村区域面积3.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67亩,农户679户,总人口2545人,村中有著名的钱山漾文化遗址、潞村古村落(千年古桥)、XX县农民协会纪念馆。XX区充分利用潞村历史文化底蕴,挖掘打造旅游小镇,先后获得了XX省村级体育俱乐部示范村、XX省绿化示范村、XX省“双强百村”示范村、XX省生态文化基地、XX省民主法制村、千村档案示范村等50多项荣誉,XX年被评为全国文明村。XX年,集体经营性收入达I11万T11o(二)突出“同质”,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XX市金屯镇渡坊水村,确定垃圾分类处理模式和运行模式,完善机制,健全队伍
7、,推动周边垃圾处理、旅游公厕、旅游公路等公共旅游服务设施日渐完善。引进灯谷物业,采取政府补一点、村集体拿一点,村民出一点成立物业公司,采取市场运营模式,完成了物业进村试点工作。同时,落实农村公路“路长制”,以建设“四好农村路”为引领,推行“农村公路”养护模式,为沿线村民增加收入,推动了城乡融合发展。结合新农村及宅改工作,该村探索闲置宅基地、闲置住房退出机制,为文旅综合体项目提供用地需求,满足文旅综合体游客接待中心房屋及民宿需要,农民收入持续增加。XX市雷溪镇南山村是在推进公路一体化方面,创新管护模式,采取“物业下乡+承包”形式,以“路长制+村集体经济”管护农村公路,将南山村境内12公里农村公路
8、纳入物业公司管护范畴,对入户道路采取“门前三包”形式管护。搭建“智慧路长”平台,实现道路管护、病害及应急处置等全方位的动态监管,做到实时留痕与闭环管理。管护资金采取省级补助一点、市县级配套一点、镇村筹集一点、部门整合一点、乡贤群众捐一点、集体经济盈利赚一点的“六个一点”模式。通过打造网格化治理体系,该村吸引了8家农业经营主体落户,年人均增收1200元,连续3年村集体经济突破50万元,成功入围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三)突出“均等”,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XX区统筹推进“乡聘村用”、医防融合等多项改革,取得四个方面成效。一是管理更有序。通过四批公开竞聘考试,182名乡村医生上岗
9、,全区137家村卫生室均有合格村医坐诊,受聘在岗乡村医生人均年龄44岁,较改革前降低7岁。二是制度更健全。形成区级层面六项制度,乡镇卫生院层面十项办法,村级运转十四项章程的基本制度成果。三是联动更高效。XX年全区137家村卫生室共向医共体分院转诊4836人次,较改革前提升25.4%,有效促进“基层首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分级分层分类诊疗体系建设。四是群众更满意。XX年全区各村卫生室门诊统筹人次达57万人次,比上年上升18.3%,基层门诊人次占比达到74.6%,群众医疗支出减少约6000余万元。通过“乡聘村用”,稳定了村医队伍、规范了医疗秩序、满足了就医需求。XX市人民医院医共体总院塘湾分院,
10、探索形成了“一体四化”的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该示范点以县域医共体建设和村医“乡聘村用”试点为抓手,对XX市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行“县乡一体、乡村一体”的“体系重塑、体制重构、机制重建”,实现了硬件设施“标准化”、资源布局“均衡化”、县乡服务“同质化”、医防服务“融合化”。XX年塘湾分院总诊疗人次为57466人次,就诊人次同期增长44.66%;门诊人次均费用降至92元,年医务性收入由70万元增长至130万元。(四)突出“产业”,推进产业发展一体化。XX和XX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原则,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农产品深加工业、农家乐产业和乡村旅游业,为城乡融合注入了活力。XX弘
11、鑫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现代立体高效智能化循环水水产养殖生态农业综合企业。公司通过开发和应用水处理循环系统、饵料工厂化自动投喂系统、水温和室温自动化监测系统等科技手段,使得占地1500f的工厂养殖密度可达到每立方米水体80-100公斤以上,相当于外塘300亩面积的养殖量,亩产收益比外塘养殖模式高出约50倍。湖羊智慧循环产业园,位于X县吕山乡斗门村石佛桥自然村,总投资2.2亿元,年存栏达5万头,年出栏8万头以上,每年可产生有机肥6万吨以上。湖羊养殖循环产业园是九村联建的集体经济发展项目,采取“政府主导、九村联建、公司运作”模式,由9个行政村投资占股,由X城投集团代建,引进美欣达集团有限公司运营
12、管理,年租金约900万元,9个村按比例分红(村均IOO万元)。(五)突出“联建”,推进强村弱村一体化。XX区黄庄乡九村联建加工有限公司通过盘活9.52亩入市土地作为产业发展核心区域,建设“九村联建”产业车间,按照“联村抱团”产业发展思路,将9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捆绑共建,统筹“土地入市资金、项目衔接资金、产权抵押资金”三方面资金400万余元购买袜子定型机等设备,形成了袜业封口、定型、包装加工“一条龙”产业链,XX年“九村联建”产业车间主营业务突破IOOo万元。一是围绕“怎样入市”,解决“地”的问题。黄庄乡“九村联建”产业项目入市地块为黄庄乡黄庄村中黄组集体所有,经区人民政府批准,于XX年9月在区公
13、共资源交易中心挂牌,出让面积为9.52亩,土地用途为一类工业用地,出让年限为20年,XX年10月被黄庄乡“九村联建”集体经济组织成功摘牌。二是围绕“怎样融资”,解决“钱”的问题。车间初建后,面临“无人投资、无钱运营”的困境,乡党委积极申报并利用好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中央扶持专项资金等项目资金建设标准厂房。同时,为弥补资金缺口,通过集体产权抵押、土地入市分配金参与经营的方式,为保障“九村联建”全产业链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撑。三是围绕“怎样联建”,解决“人”的问题。建立了“九村联建”项目收益分配机制。将联建产业项目生产收益划分为“等额+差额”两个层次,项目收益总额的40%用于各村集体等额分配,60%用于差异化分配,其中差异化分配与日常管理、劳务输入、参与经营挂钩,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充分激发内生动力。各村集体通过联建产业项目获取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等方面,不再为“钱”而发愁,解决了“有钱办事”的问题。四是围绕“怎样双赢”,解决“入股分红”的问题。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入市土地分配金入股“九村联建”产业项目,实现“农民变股民”;各类联建产业提供就业岗位187个,吸纳全乡30%闲散劳动力,人均务工收入达3000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