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韩语阅读Ⅰ课程标准 (2023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韩语阅读Ⅰ课程标准 (2023版).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中级韩语阅读I课程标准课程代码03030591课程类别专业课程课程类型理实一体课程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学分1.83学分课程学时32学时(课内24学时)修读学期第3学期适用专业应用韩语合作开发企业执笔人审核人1 .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1.1 课程定位中级韩语阅读I课程是应用韩语专业(定向培养军士)核心课程,开设在第3学期,32学时(课内24学时),后续课程是中级韩语阅读HO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较强的韩国语阅读和理解能力,达到能以较快的速度阅读不同类型韩国语材料,并具有较好的文章总结提炼能力,根据阅读材料使用韩国语回答问题、表达观点,展开中韩传统文化比较。12设计思路(1)结合专业培养方向定位,确
2、定本课程教学目标。(2)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确定课程内容和结构体系。(3)根据语言习得规律和职业发展规律、学生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融入“课程思政”理念,将“思政”“思辨”“思悟”融于“主题课堂”,探索“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4)开发微课、动画等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巩固学生课程学习成果、拓展课程学习的广度与深度。(5)以多元化、激励性和应用能力培养为原则,设计课程评价体系,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课程思政”对学生的价值供给与行为引导。2 .课程目标本课程通过阅读技巧的指导和增加阅读量,选取不同题材和多样化体裁的文章,增加韩国语阅读的广泛性,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升总体
3、语言能力,获取更多的知识,拓展文化视野,使学生从“阅读”技巧的掌握,到“悦读”兴趣的激发,韩国语阅读能力与水平达到3-4级,实现通识能力、文化素养与职业视野的生成。2.1 知识目标(1)准确掌握韩国语3-4级词汇、语法及句型,熟练掌握3000左右生活词汇;(2)领会并掌握对现代韩语各种文体;(3)掌握泛读、精读方法,掌握阅读理解及解题技巧。2.2 能力目标(1)能够围绕问题,通过泛读,理解全文梗概,通过“表层编码”,建立“篇章格局”,建构“情景模型”,在原文中定位并归纳答案;(2)能够通过精读,理解文章深意及谋篇思路,领悟思想内涵,整合并表述观点,将读与写、读与说有机转化,在“知文意”“品震撼
4、”“悟内涵”“促行动”的教学环节中,激发思辨能力。(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并在课文中找出关键词、关键句,熟读并背诵重点段落。23素质目标(1)兼具爱国主义情怀和国际视野,具有求同存异精神和礼仪素养。(2)具有高度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真诚善良,乐于助人。(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一定的心理调适能力,工作细心有条理,具备抗压能力,吃苦耐劳。(4)具有基本身体运动和必备的美育素养,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精神,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树立劳动观念。3 .教学内容结合大数据分析近5年中韩两国的文化交流及韩语人才需求情况,深入分析课程定
5、位,融入职业资格标准,确定本课程的课程内容和结构体系。在完整的工作过程或业务流程学习中,融入韩语词句知识及中韩两国文化元素,营造良好的礼仪、文化学习氛围,将职业素质培养、专业职业引导贯穿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表1中级韩语阅读I课程内容设计序号教学情境/内容技能内容与教学要求知识内容与教学要求素质内容与教学要求学时1笫1课读书1读书的重要性2 .海伦凯勒3 .为什么阅读古典文学(1)能够围绕问题,通过泛读,理解全文梗概,通过“表层编码”,建立“篇章格局”,建构“情景模型”,在原文中定位并归纳答案;(2)能够通过精读,理解文章深意及谋篇思路,领悟思想内涵,整合并表述观点
6、,将读与写、读与说有机转化,在“知文意”“品震撼”“悟内涵”“促行动”的教学环节中,激发思辨能力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并在课文中找出关键词、关键句,熟读并背诵重点段落。学会读书主题词汇及句型(1)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正确看待社会现象与角色担当;(2)养成善于阅读、勤于积累、内化素养的习惯;(3)培养温故知新、克服困难、敢于挑战的心态、耐心细致的阅读习惯;(4)将文本“思政”要素转化为“思辨”与“思悟”,通过“韩文朗读比赛”引发行与思,促进爱国情怀的培养与国际视野的生成。62笫2课希望1播种梦想的老人2 .数十年如一日3 .99度与1度之差学会希望主题词汇及句型63笫3课为学1 .孔子
7、与颜回2 .韩石峰3 .大学的职能学会为学、治学主题词汇及句型64笫4课命运1 .从年龄看人生2 .“无为”不同于“不为”3 .追求和平的精神诵读展示大会学会命运主题词汇及句型64 .实施建议4.1 师资队伍课程组应形成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教科研团队。课程负责人应由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主讲教师应有多年的韩语教学工作经历,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可以组织青年教师定期开展课题研讨和教学研讨,为课题建设和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提供保障。合理配备外籍教师和具有行业专业知识的外聘教师,迅速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学生们在专业领域的实战能力。专任教师具有本课程多年教学经验,具有教师企业实
8、践经历,具备“双师型”教师执教能力,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指导学生开展专业技能实践。4.2 教材及相关资源本课程选用韩国语实用阅读1教材,由X学院x、X老师主编,以高职院校韩国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参照韩国语能力考试(TOPIK)阅读能力评价标准,以学习者为中心,运用现代外语阅读教育理论,以高职院校学生实际认知状况和能力水平为基准,以“实用”为原则,融时代性、实用性、典范性和可读性于一体。在内容选取上,把握“文化的双向交流”,中外文化的平衡。让学生通过韩语学习外国的优秀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时还要学会用韩文阅读中国的文化。编写体例上,按照阅读过程和授课模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掌握阅读方
9、法,提高阅读水平,获取知识。每课精选2篇文章。教材设计和编写充分考虑了课堂教学和阅读文章的模式,力求实用、适用、新颖,努力探索韩语阅读课程改革方向。大大增加了阅读综合练习的比例,阶梯式训练,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每课分三大部分即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具体细化包括导读、课文、单词语法、综合练习、读后活动内容。在教学资源的开发方面,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应致力于教材编写及相关资源开发,大力开发教学课件,能够熟练运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手段辅助教学,利用相关教辅材料、网络资源等等。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还可以将国内外最新的信息和最新的研究成果融入教学,加大信息量和信息的实时,实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
10、果。同时,运用“智慧职教”平台,让现代化信息化的教学手段融入课堂内外,提升教学效果和学习乐趣。4.3 教学组织模式课程采用课上课下结合、校内校外连接的教学组织模式,实现课程元素纵横协同、育人时空协同。(1)课上将主题课堂与工作流程导向贯穿教学,将主题课堂理念下文本负载的言语方式、知识信息,文化所包含的人文底蕴,专业精神、人格生成三个层面内容落实于教学,实现韩语旅游服务业务在语言、文化和境界的提升;课下充分利用逐步完善的国家职业教育应用韩语专业教学资源库,通过实用韩语阅读1网络课程平台、超星学习通等APP,展开泛在学习,提升自主学习效率;挖掘大数据下学生学习趋向的价值供给侧,通过“课程思政”在纵
11、向上衔接好韩语各学习阶段的价值引领元素,在横向上将这些元素依据不同旅游服务岗位特性,运用适合的教学方法融会贯通,做好“三全育人”的思想引领。(2)校内利用导游实训室、外语情景实训室、校史馆等便利条件,展开职业体验和讲解训练;校外充分发挥“产教融合”平台优势,学生可在旅行社、景区等实训、实习,企业指导教师参与指导评价,发挥协同育人作用。开展基于网络平台的“互联网+”韩语专业课程实践,让“课程思政”不论时空,润物无声。4.4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立足于本课程的教学培养目标,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快速准确阅读能力的培养。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主题课堂+任务型”教学模式,通过课前翻转、课
12、上演练、课后拓展展开教学实施。将韩语基础知识教学与听力、口语训练有机结合,基础知识讲解与实际应用能力提高相结合,以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采取各教学内容独立教学,环环相扣,逐层递进,前后呼应,形成整体的系统教学模式,使学生不断巩固所学内容,系统掌握整个贯穿于韩语学习过程中的韩语语言运用技巧,采用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训巩固相结合,最大效度地发挥网上教学资源功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学方法主要采取激励法、提问法、理解记忆法、小组活动等多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并用的方式,以交互式学习、浸润式学习为主导,利用信息技术促进韩语读写、读译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贯通、转换与输出。(1)激励法:通过反复的大声
13、朗读,纠正学生的发音,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且反复的大声朗读,可以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印象,提高记忆。(2)理解记忆法:全面、精确、牢固、迅速地提高记忆效果。(3)小组活动法:小组活动在课堂上起到操练语言、有目的地实践语言项目的作用,从而达到当堂巩固的效果。(4)翻转课堂教学法:课前温故知新一一重点复习词句要点,反思文章深意;课上解析演练一一通过“表层编码”,建立“篇章格局”,建构“情景模型”,在掌握词汇的基础上,理解表层文意,领悟思想内涵,在“知文意”“品震撼”“悟内涵”“促行动”的教学环节中,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课后意蕴拓展一一通过“韩文朗读比赛”引发行与思,促进爱国情怀的培养与国际视野的生
14、成。4.5 教学考核与评价课程考评思政、思辨贯穿。发挥信息化教育生态下的协同育人优势,观测学生思想动机、行为习惯、价值取向和职业素养,以电子档案跟踪评价学生成长,使教学过程及资源起到共同建构学生知识、能力及价值观的作用,考评落脚点在于职业精神与品格、家国情怀及文化自信的生成。“线上+线下”考评相结合,平时采取题库测试、不定期抽查、抽样测试及阶段性竞赛等多种手段,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达到完善学习的目的,转变那些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本课程重点考核学生的语言基础和韩语阅读能力,成绩评价方法采取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
15、结合,既注重结果,也注重过程,对学生进行鼓励性的积极评估。评分标准如下:期末总成绩=期末考核(60%)+平时考核(40%)平时考核包括:智慧职教平台考核(10%)、朗读成绩(10%)、出勤和课堂表现考核(20%)三大方面。关注学生的过程性学习,参照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完成任务量、点击阅读和反馈情况来考量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智慧职教线上、钉钉会议直播及线下课堂表现进行综合评定,占60%。期末考核:采取“作品诵读+读后感”的方式。其一,作品诵读要求在本学期所讲文章中,自选其中一篇文章,完整朗读作品,并录制朗诵视频。时长不超过5分钟,视频格式MP4,横版录制,画面比例为16:9,可制作PPT,借助“腾讯会议”的会议录屏功能录制,可使用“剪映”等软件剪辑或变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出镜录制,可通过智能人像抠图功能,增强诵读人与画面配合的效果。视频以“学号+姓名+课文名”命名。其二,读后感要求结合所学课文,自选本学期8个主题中的一个,可结合自身的经历和感受,用韩语写一篇读后感,要求不少于300字,语法使用正确,单词选用合适,读后感以“学号+姓名+读后感”命名。4.6 教学质量保障(1)专业及课程应建立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完善课程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对标课程标准,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