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学》课程标准.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植物学课程标准适用专业:园林技术、园艺技术专业代码:410202(国标)学院(部):执笔人:审核人:2023年3月一、课程基本信息1二、课程性质与任务1(一)课程性质1(二)课程任务1(三)课程设计理念1三、课程目标与要求1(一)课程目标1(二)课程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四、课程结构与内容2(一)课程结构与学时分配2(二)课程内容与要求3(三)课程思政实施要求4(四)1+X证书内容融入4五、学生考核与评价4六、教学实施与保障4(一)教学要求4(二)教学方法4(三)教学手段5(四)教学资源5(五)实训条件5(六)师资队伍5七、授课进程与安排5课程名称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植物学课程代码
2、044321001课程性质口公共必修课口专业必修课口专业选修课口公共选修专业核心课(是/否)否课程类型理论课(A类)理论+实践课(B类)实践课(C来、学分4学时64理论学时50实践学时14适用专业(方向)园林技术、园艺技术开设学期第4学期先修课程后续课程园林苗木生产与经营、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对接1+X证书名称证书级别建议使用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植物学基础,XX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年9月第6版二、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性质植物学课程是园林技术、园艺技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后续课程有园林苗木生产与经营、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等。(
3、-)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六大器官的生理功能;熟悉植物细胞的繁殖、营养器官的变态、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了解六大器官的内部构造、植物的代谢、植物的抗逆生理及植物学最新研究动态。为深入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基础,是培养合格的园艺、园林专业专门人才所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H)课程设计思路植物学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根据后续课程学习的需要,做必要的知识准备。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三、课程目标与要求(-)课程目标1.素质目标(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纪守法,求真务实,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2)
4、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等自身修养,具有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3)具有爱林、兴林、强林的专业素质,在实践中能够学以致用。(4)具有良好的社交能力与创新意识。2.知识目标(1)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其特点,重要细胞器的结构及其生理功能;熟悉植物细胞的繁殖方式;r解植物细胞减数分裂的特点。(2)掌握构成植物体的组织;熟悉各种组织的分布与功能。(3)掌握种子的一般结构,幼苗的类型;熟悉种子萌发所需的外部环境条件。(4)掌握根的相关概念,根尖的分区及生理作用,根的初生构造;熟悉根的次生生长,根痛的产生及其作用;了解侧根的发生,根的变态。(5)掌握茎的相关概念,茎尖结构;熟悉茎的初生、次生构造;了解木材三切面
5、及相关概念,茎的变态。(6)掌握叶的构成及描述叶片的相关术语;熟悉叶的构造;了解叶的变态及落叶的形成。(7)掌握花的基本构成,花各组成部分的相关术语,有性繁殖过程中配子的形成过程;熟悉雌蕊与雄蕊的构成及形态的变化,植物双受精的意义;了解植物双受精的过程。(8)掌握果实的概念与种类特点,果实的构造;熟悉花的各部分发育与果实的对应关系,果实与种子的传播;了解果实的形成过程。(9)掌握水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意义;熟悉植物必需元素、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呼吸作用与农业生产的影响。(10)掌握抗旱、抗盐途径与措施;熟悉植物抗性原理3.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
6、通过理论的系统学习和必要的实习,了解掌握植物体的构成,对植物的科学的基本描述。具体包括:(1)能够明确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重要细胞器的结构及功能。(2)能够掌握植物体的六大器官。(3)能够掌握构成植物体的组织及其特点。(4)能够掌握根、茎的生理功能及类型。(5)能够掌握叶的结构及生理功能,掌握描述叶片的术语。(6)能够掌握花的结构及生理功能,掌握描述花的术语。(7)能够掌握种子和果实的结构及种类。(8)了解植物的代谢活动。(9)了解植物的抗性生理活动。(二)课程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六大器官的生理功能;熟悉植物细胞的繁殖、营养器官的变态、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了解六大器官
7、的内部构造、植物的代谢、植物的抗逆生理及植物学最新研究动态。为深入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必要基础,是培养合格的园艺、园林专业专门人才所必不可少的专业课程。四、课程结构与内容(-)课程结构与学时分配(可自定义表格)教学内容理论学时实践学时第一章绪论及植物细胞84第二章植物的组织42第三章种子和幼苗22教学内容理论学时实践学时第四章根4第五章茎4第六章叶42第七章花62第八章果实42第九章植物代谢10第十章植物的抗逆生理4总学时5014(二)课彳呈内容与要求(可自定义表格)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完成工作任务、获取职业知识或提高职业素质的形式描述)学时(理论+实践)第一章绪论及植物细胞掌握物细胞的结构特
8、点,重要细胞器的结构及功能;(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熟悉植物细胞的繁殖。8+4第二章植物的组织掌握组织的类型及生理功能。(植物组织的观察)4+2第三章种子和幼苗掌握种子的构造。熟悉种子的类型、幼苗的类型。了解种子的萌发。(种子形态与结构)2+2第四章根掌握根的形态、根的初生构造。熟悉根的次生生长、根瘤与菌根,根的变态。r解侧根的发生及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及其与生产的关系。4第五章茎掌握茎的基本形态与茎尖的分区。熟悉芽的类型与叶芽的构造,茎的变态。了解茎的类型与分支。4第六章叶掌握叶的组成,叶序与双子叶植物叶的构造。熟悉叶片的形态与叶的变态。了解叶的形态构造与环境的关系。(叶片形态与结构)4+2第
9、七章花掌握花的组成、花序的概念与受精作用。熟悉花序的类型、6+2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完成工作任务、获取职业知识或提高职业素质的形式描述)学时(理论+实践)开花与传粉。(花的形态与花序类型)第八章果实掌握果实的构造。熟悉果实的类型,果实与种子的传播(果实类型)4+2第九章植物代谢掌握水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意义;熟悉植物必需元素、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呼吸作用与农业生产的影响。10第十章植物的抗逆生理掌握抗旱、抗盐途径与措施;熟悉植物抗性原理4总学时64()课程思政实施要求结合课程特点,注重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培育;引导学生增强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意识、人类命运
10、共同体意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民族自豪感。(四)1+X证书内容融入五、学生考核与评价(可自定义表格)将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效果评价有效结合,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考核形式可根据具体教学情况采用以下方法进行。1期末笔试与平时成绩相结合。最后成绩=平时成绩*40%+考试成绩*60%。平时成绩包括考勤、作业、提问、测验等方面。2.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通过教学评价,达到以评促教、以考促学的目的。考核标准:(1)学习态度考核(10%),包括上课出勤情况、学习活动参与情况、课堂违纪情况等。(2)学习过程考核(30%),包括作业完成情况、实验完成质量。(3)终结性考核(60%)。六、教学
11、实施与保障(-)教学要求授课教师根据授课内容及要求,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基础、认知能力)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安排足够的作业并及时批改作业,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力求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对于一节课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学习专业核心课程的先导课,也是基础知识。鉴于本课程的性质,在教学过程中比较适宜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H)教学手段科学的进步使得多媒体教学等被应用于课堂教学,使得课堂教学手段得以丰富;教学效果得以提高。但是最基础的口头教学依然离不开,它是教师课堂互动的不可替代的手段。当然,直观动态的视
12、频和科学的课件也是教师取得良好教学效果不错的帮手。(四)教学资源1 .教材与学材教材:植物学基础,XX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年9月第6版2 .数字化教学资源智慧职教相关资源(五)实训条件1校内实训条件植物学解剖实验室3 .校外实训基地(六)师资队伍1 .专任教师(1) .良好的职业和个人素养,专业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团队精神,责任感强。(2) .熟悉高职教育规律、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3) .具有指导和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问题的能力和经验。2 .兼职教师(1) .良好的素养,具有团队精神,责任感强。(2) .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3) .具有指导和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问题的
13、能力。七、授课进程与安排序号教学内容学时类型1绪论2理论2第一章植物细胞1.1 植物细胞的大小和形状1.2 原生质2理论31.3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2理论41.4植物细胞的繁殖2理论5实训一、显微镜的结构2实践6实训二、显微镜的使用2实践7第二章植物的组织2.1组织的概念2理论82.2组织的分类2理论9实训三、植物组织切片观察2实践10第三章种子和幼苗2理论11实训四、种子形态及结构观察2实践12第四章根4.1根的类型、生理功能2理论134.2根的构造2理论14第五章茎2理论5.1茎的生理功能及基本形态155.2茎的结构2理论16第六章叶6.1叶的生理功能及基本形态2理论176.2叶的结构2理论18实训五、叶片的形态观察2实践19第七章花7.1花的组成和类型2理论207.2雌雄蕊的发育及其结构2理论217.3开花、传粉和受精2理论22实训六、花的解剖构造及常见花的观察2实践23第八章果实8.1种子的发育过程2理论248.2果实的发育、结构、类型和传播225实训七、常见果实观察2实践26第九章植物的新陈代谢9.1水分代谢2理论279.2矿物质代谢2理论289.3光合作用(1)2理论299.3光合作用(2)2理论309.4呼吸作用2理论31第十章植物的抗逆生理(1)2理论32第十章植物的抗逆生理(2)2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