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知识点整理.docx
《《三峡》知识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峡》知识点整理.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三峡知识点整理一、文学常识:1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散文家。他所著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文笔绚烂,语言清丽。2 .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二、中心:作者通过对三峡形势和四季景色的描绘,显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秀丽,表现了他热爱祖国河山的深厚感情。三、写作特点:1 .结构严谨,布局巧妙。采用先合后分的方法,先总写三峡总体形势,后分写三峡四季不同景色,层次分明。2 .善于通过具体事物来描写三峡特点,着墨不多而境界全出。3 .语言精炼准确,清新优美。四、重点字词:1 .略无完全没有。略,几乎。2 .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亭午正午。亭,正当.夜分半夜。
2、曦(xD日光,这里指太阳。3 .嶂(zhng)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4.襄(xing)冲上、漫上。5 .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溯(su)逆流而上。6.或有时。宣传达。7 .虽即使。御驾,乘。疾快。8.素白色。湍:急流。回回旋。9 .绝峨(yn)极高的山峰。10.漱(shu)冲刷。11 .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荣,茂盛良多很多。良,甚、很。12 .属(Zho)引接连不断。属,接连。引,延长。13.旦早晨。肃寂静。14 .哀悲哀。转(ZhU匕n)婉转。15.沾沾湿。三表示概数。五、通假字:阙:同“缺”,空缺。六、一词多义:绝沿溯阻绝(隔绝)哀转久绝(消失)绝蟾多生怪柏(极)自自三峡七百里中(
3、于,这里是“在”的意思)自非亭午夜分(如果)属属引凄异(连续)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认为)能以径寸之木(用)阙略无阙处(同“块”,空隙、缺口)不知天上宫阙(宫殿)或或王命急宣(有时)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人)清回清倒影清(清波)清荣峻茂(水清)七、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2 .林寒涧肃(寒:形容词用作动词,清凉)(肃:形容词用作动词,寂静)3 .空谷传响(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4 .素湍绿潭(湍:彩容词用作名词,急流的水)5 .回清倒影(清:彩容词用作名词,清波)八、重点句翻译:1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在三
4、峡七百里的(沿途)中,两岸群山连绵,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2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3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到了夏天江水上涨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绝了,不能通航。4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5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悬泉瀑布在山峰间飞流冲荡。6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7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在秋天,每到初晴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8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空旷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
5、失。9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如有皇帝命令急需传达,(则)有时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荆州。10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这中间间隔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也没有这样快。H.绝峨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极高的山峰上长着许多长着奇怪形状的柏树,悬挂着的泉水瀑布,从它们中间冲荡下来。12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常常有一些高处的猿猴拉长了声音在叫,叫声连续不断,音调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九、理解性背诵:1 .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 .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
6、流湍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 .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峰,隐天蔽日。4 .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5 .写山高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6 .由三峡水流汹涌湍急联想到李白的诗歌是:早发白帝城。7 .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8 .文章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也描写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9 .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10 .写山高峻的句子:重岩要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峡 知识点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