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第四单元《景阳冈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docx
《五年级第四单元《景阳冈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第四单元《景阳冈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景阳冈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从古诗文体特点出发,引导学生通过借助注释、利用资料、抓住诗眼等方法,于初读古诗、理解诗意、想象画面、体悟感情中,走进古诗、走近诗人、走进历史,体悟那份强烈的爱国之情。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导入,初识律诗1 .复习回顾。上节课,我们通过借助注释和背景资料理解了前两首古诗,初步学习“抓关键词句悟诗情”的方法,感受到两首边塞诗情景交融、爱国情深。今天学的这首诗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2 .认识律诗。这首诗有8句它属于“律诗”。每句七字,叫“七律”。一般8句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出示:首联 领联 颈联 尾联)(设计意
2、图:复习已学,强调学法,为三首古诗的比较做铺垫;认识律诗,落实诗体常识,为感受律诗的音韵节奏打基础。)板块二了解诗人,朗读古诗1. 了解诗人。(出示)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他被后人称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他一生写了许多诗,流传至今的有1500余首。他的诗深沉,悲壮,真实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但有一首例外,就是今天这首,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这是为什么呢?学完就明白了。2读题解题。说题意理解“闻” “官军”“河南河北”。3.朗读古诗。(1)字音提醒:出示:剑外蓟(j i )北襄(xi a ng)阳洛阳
3、(2)古今异义:出示“涕(t i)泪衣裳(chdng)妻子(z)”并理解。(3)朗读指导:按“四三”划分读出节奏。(设计意图:从这首律诗的独特之处一杜甫“生平第一快诗”切入,引发学习兴趣;抓易读错的字词和古今异义词,通过朗读、交流理解,增强学生借助注释和主动查词典来学古诗的意识。)板块三理解诗意,品悟诗情1 .理解诗意。(1)默读,理顺诗意。(2)交流指导:说诗意。理解“愁何在” “漫” “须” “作伴”(3)整体疏通,再顺诗意,理解读诗。2 .品悟诗情。在一遍遍朗读中你有没有感受到作者有一种情绪一直在诗歌中流转?(预设:古诗里充满诗人的喜悦。)(1)把脉诗情:诗中哪个词最能表示诗人当时的心情
4、?抓住“喜欲狂”,用“抓诗眼悟诗情”的方法,感受诗人的“喜欲狂”。2 2) 了解历史:理解这样的诗眼,要联系诗人创作的背景。杜甫为何“喜欲狂”?这必须了解当时的历史事件一安史之乱。(生交流师出示。)安史之乱是唐代发生的一场政治叛乱,是由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的同皇帝争夺统治权的战争。叛乱爆发于河北省,叛军攻陷了洛阳。洛阳成了废墟。无数受苦受难的百姓背井离乡,逃离了家园。杜甫和家人随逃难的人群离开了故乡洛阳,历经千辛万苦,来到四川。安史之乱从公元755年12月16日爆发,至公元763年2月17日平息,历时7年多。7年,诗人和家人颠沛流离,差点死于战乱,如今听到战乱平息的好消息,怎能不欣喜若狂呢?3
5、.体悟诗眼。联系关键词句,体会诗人的“喜欲狂”。(1)对比感悟“悲喜交加”。抓诗句中的关键字词说感受(预设:从“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可见诗人特别高兴喜极而泣。“忽传”说明消息来得突然。从“初闻”和“满衣裳”我好像看到诗人一听到喜讯,就控制不住感情,高兴得哭了。)杜甫在写这首诗之前,也曾流过泪一(补充出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杜甫春望节选)叛军攻破国都长安,劫掠焚城,繁华的都城一片废墟,百姓流离失所。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杜甫对着花儿流泪,听到鸟鸣也揪心。此时,他的泪是怎样的泪?(预设:痛苦的泪、伤心的泪。)是为国破家亡而流的痛苦的泪。流泪的还有失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景阳冈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年级 第四 单元 景阳冈 官军 河南 河北 公开 教学 设计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