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结.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结.docx(2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第一节人类用以把握世界的三个概念框架:常识性质的概念框架、科学性质的概念框架、哲学性质 的概念框架。不同的概念框架提供了不同性质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世界图景思维方式价值规范常识经验的(直观性,给予性凝 固性,非批判性)表象思维 肯定性思维 形而上学的经验性的;文化传统民族心理 狭隘、保守、极端科学超验的(概念的,逻辑的 精确的,系统化的)理论思维;肯定思存 统一性基础上构成思 想理性化的实证精神分析态度哲学以历史的和辩证的态 度去看待常识和科学 所提供的世界图景理论思维;把思存是 否统一当作问题的基 础上反思思想以辩证智慧对待价值 问题哲学的世界图景:不是为人们提供某种区别于常识的
2、凝固的世界图景,而是把常识以及科 学所提供的世界图景作为批判反思的对象,揭示构成这些世界图景的诸种前提,启发人们 以历史的和辩证的态度去看待和理解这些世界图景,为人们寻求和形成新的可能的世界图 景敞开自我批判和自我超越的空间哲学的思维方式:一方面是使哲学的反思态度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自觉化和普遍化,另一 方面则是把科学发现、科学发展所引起的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升华为时代的自我意识,促成 人们以时代水平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哲学的价值规范:也不是直接地提出和给予人们某种特殊的价值判断而是把常识的和科学 的价值判断作为反思的对象。批判地揭示隐含在这些价值判断中的诸种前提,即批判地揭示 常识和科学做出这
3、些价值判断的根据、标准和尺度,从而启发人们以批判的精神和开放的态 度去对待自己的价值观念。哲学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反思 构成思想是以“世界”(神话的世界、常识的世界、宗教的世界、艺术的、伦理的 世界和科学的世界)为对象历史地发展地构筑属人的世界t 反思思想则是以“思想”(人类把握世界的各种方式所形成的认识成果)为对象, 揭露这些 思想 的内在矛盾 以及这些 思想 之间的矛盾,从而为人类思想敞开自我批 判的空间,推动人类思想的变革,并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反思的前提性、批判性 批判性指哲学反思对“思想”的否定性的思考方式,或者说 把“思想”作为“问 题”予以追究和审讯的思考方式,批判性
4、是反思的最本质的特性 前提性是指哲学的反思是对思想的各种“前提的批判而不是一般所理解的对思想的 “内容”的批判哲学的“前提批判”简爱之所以成为名著,就在于对男“财”女“貌”的主流爱情价值观的“前提批 判”,而这在通常的偶像剧和言情小说里是看不到的。哲学反思的批判性 当你批判地思考你在世界上所做的事情时,你便在从事于哲学思维。当然,你所做的事 情首先是过生活,过生活牵涉到情绪、信仰、怀疑和勇敢批判地研究这些东西的意义和 涵义,这便是哲学一一乔西亚罗伊斯, 哲学认为,人的行动和目的绝非是盲目的必然性的产物。无论科学概念还是生活方式, 无论流行的思维方式还是流行的原则规范,我们都不应盲目接受,更不能
5、不加批判地仿 效,哲学反对盲目地抱守传统和在生存的关键性问题上的退缩。一一霍克海默 哲学前提的自我批判* 所有的大哲学家都相信,随着他们自己的体系的建立,一个新的思想时代已经到来。至 少他们己发现了最终真理。如果没有这种信念,哲学家几乎不能成就任何事情。他们全 都坚信,他们有能力结束哲学的混乱,开辟某种全新的东西,它终将提高哲学思想的价 值。* 哲学事业的特征是:它总是被迫在起点上重新开始,它从不认为任何事情是理所当然的, 它觉得对任何哲学问题的每个解答都不是确定或足够确定的,它觉得要解决这个问题必 须从头做起。一一石里克哲学是以时代性的内容,民族性的形式,个体性的风格去求索人类性的问题。*
6、人的奥秘,是哲学的奥秘所在;* 探寻哲学的奥秘,就是在求解人的奥秘;* 人及其与世界的关系是全部哲学问题的集结点。哲学何为: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感悟和体验;一种沟通和交流;一种批判态度和自由精 神哲学是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批判,反思有利于创造性头脑 如果不对假定的前提进行检验,将它们束之高阁,社会就会陷入僵化,信仰就会变成教 条,想象就会变得呆滞,智慧就会陷入贫乏,社会如果躺在无人质疑的教条的温床上睡 大觉,就有可能会渐渐烂掉。 要激励想象,运用智慧,防止精神生活陷入贫瘠,要使对真理的追求,或者对正义的追 求,对自我实现的追求持之以恒,就必须对假设质疑,向前提挑战,至少应做到足以推 动社会前进
7、的水平。哲学提供一种理想标杆,引领社会进步 人类总是悬设某种基于现实而又超越现实的理性目标,否定自己的现实存在,把现实变 成更加理想的现实。*启发人类在理想与现实,终极的指向性与历史的现实性之间,既永远保持一种“历史的 张力”,又不断打破这种“微妙的平衡”,从而使人类在自己的全部活动中保持生机勃勃 的求真意识、向善意识与审美意识,永远敞开自我批判和自我超越的空间。第二节中国哲学的历史演进萌芽于夏商周三代,成型于春秋战国时期 一.先秦子学(诸子百家);二.汉代经学;三.魏晋玄学;四.宋明理学*中国传统哲学的肥沃土壤,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儒家:厚重朴实的入世哲人:仁者爱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概论 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