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范进中举》导学案.docx
《第23课《范进中举》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3课《范进中举》导学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范进中举【课题与课时】课题:范进中举(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3课)课时:2课时【课标要求】“课程标准”中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 和理解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做出自己的评价”,选取 本课就是为了具体落实这些要求,可见本文之重要。【学习目标】L利用工具书,读准”作揖、盘缠、心窍、桑梓”等字音,理 解“不省人事、不由分说”等词语的意思。2 .通过略读课文,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提高整体感知文章的 能力。3 .通过自主思考、小组交流等方式,圈点勾画出范进中举前后 范进等人的描写语句,体会不同人物形象的性格品质。4 .通过品析文中精彩的细节描写片段,对比阅读周进发迹, 体会讽刺小说
2、的特点。感悟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和科举制度对读书 人的毒害。【评价任务】L通过活动一,达成并检测学习目标一。5 .通过活动二,达成并检测学习目标二。6 .通过活动三,达成并检测学习目标三。7 .通过活动四,达成并检测学习目标四。【学习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自主学习,夯实基础L利用工具书,准确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并在笔记本上正 确书写。(指向目标1)作辱()呼着()心事()星窜()桑辱()傥聿()报帖()带挈()2 .利用工具书,准确写出下列四字词语的意思。(指向目标1) 不省人事:不由分说:3 .自由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正确、流利地朗读。(检测 目标1)活动二:复述情节,整体感知L略读课文
3、,在文中圈点勾画表示人物、事件、时间的词语, 思考:文中的主人公是谁?作者写了和他有关的哪些事情?(指向 目标2)提示:略读时要做到:“心专一、言扫视、记要点、勿出声、 忌回头”对于一些与事情相关的内容,比如什么人在什么地点发生 了什么事等可在略读时用铅笔在课本上做勾画。4 .文章的故事情节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部分,结合 文章内容具体说一说每部分的内容。(指向目标2)开端:发展:高潮:结局:5 .复述情节。(检测目标2)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本文的故事情节。【检测与作业】L阅读儒林外史中的其他精彩情节6 .课下搜集并积累一些名言警句。【学后反思】其实,阅读古典小说对学生的文学素养的提升有很大
4、的帮助,应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进行名著阅读。第二课时复习导入:故事情节回顾范进中举中举前写了和一一两件事;中举后写了一一、一一和乡绅来拜三件事。全文以一一顺序来安排材料。学习目标7 .通过自主思考、小组交流等方式,圈点勾画出范进中举前后 范进等人的描写语句,体会不同人物形象的性格品质。8 .通过品析文中精彩的细节描写片段,对比阅读周进发迹, 体会讽刺小说的特点。感悟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和科举制度对读书 人的毒害。活动三:跳读课文,分析形象1 .小说中重点刻画了哪两个人物?主要运用哪些描写方法来塑造他 们?(指向目标3)2 .中举前后,他们都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请通过比较他们前后 的不同,从中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范进中举 23 中举 导学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