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论衡》“实”的文学批评观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充《论衡》“实”的文学批评观研究.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i实”的文弟i平那开究内容摘要:“真实.和“实用”是王充“实文学思想的主要构成部分,“真实”是王充文学批评标准的基本要求,“实用”是王充文学批评标准的核心。王充1实B的文学批评标准是以实际意义为核心,以实事求是、落实于众为辅线。王充要求文章在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都要有实际意义,要求文章要颂主恢国,要劝善惩恶、质解疑难,要使作家能够流芳千古。王充“实”的创作观,是以真实为创作基础,要求作家要保持独立性、表达清晰,以发挥文章影响现实的作用。学习王充要求文章要有实际意义的批评标准,有助于唤起现代知识分子承担文化使命和社会责任的精神:要求实事求是的批评标准,对于如何对待西方文化有借鉴意义;要求文章要落
2、实于众的批评标准,对于当今某些“学院派批评如何拥有广泛的受众面有提示作用;对作家独立性的要求,对于如何处理艺术与市场的关系仍有着借饕作用。关键词:王充论衡“实”的文学批评观已有关千王充论衡的研究不在少数,文学方向的研究大多基于以下角度:王充的文学思想、王充的“真美”思想、王充的文学创作观、王充的文学批评观、论衡的文学性、论衡的文体等。其中,以论衡的文学思想研究占多数,主要有张峰屹、张恩普、刘怀荣等人。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对于王充批评观的研究较少。侯迎华的论王充的公文批评思想从王充的公文意识切入,进而对王充的公文思想进行分析。侯迎华认为王充认可了公文的社会作用、强调了公文的真实性原则、主张文质
3、并用但质重于文、提倡明白晓畅的公文语言、追求公文主体的修养。候迎华的论证逻辑缜密,但并没有联系公文文体所独有的特点耒谈王充的公文批评思想,换而言之,侯迎华认为王充所具有的公文批评思想一样可以看作是王充的文学批评思想。事实上,王充已经有了零散的文学思想,只是受士大夫文化所限制,他更多强调的是文学的实用功能。杨火枚的王充论衡的文学批评观从王充的概念范畴、文学创作论、文学批评标准展开,杨火枚将王充的批评标注总结为为世用的标准、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标准、审美的标准,是目前唯一一篇对王充的批评标准总结的文章。但杨火枚只是从整体意义上总结了王充的批评标准,未能从根源上对其标准作分析。基于对王充论衡文本的阅读
4、,借助于学界巳有的研究成果,本文是对王充“实”的文学批评观进行研究,先对论衡中“实”的内涵进行总结,进而指出王充“实”的文学批评标准,继而分析王充实”的创作思想,最后总结王充论衡1实”的文学批评现对当今文学创作的启示。一.王充“实”的内涵分析提到王充之“实二学者可能会误以为王充之实”就是学界已有研究过的“真”。关于王充之真,孙宝妹最早提出了其实论,认为王充所说的真实指的是事、理、情三方面的真实1。而后蔡文静也将王充“真”的理论内涵分为事真、情真、理其三个方面2。田茱莉认为王充的真美”观是实事求是,以真为美3。罗云霞认为王充的真,是合乎事实、不虚妄、不隐恶41王充“实”的内涵固然有真实、实事求是
5、的含义,但不止这两个层面的意思。“实,说文3解痔“富也,从从霓,霓,货具也。”5。说文将,实”解释为“富裕。.实”字在论衡中出现了约289次。其“实”有如下意思:1 .事实、实际情况,如“如实论之,安得福佑乎?63352 .同样、一样,如“有高才洁行,无知明以设施之,则与愚而无操者同一实也。615703 .核实、证实,如苟名一师之学,趋为教师,及时蚤饰,谀汲竟进,不暇留精用心,考实根核。615824 .真实的,如“四海之大,万民之众,无能名尧之德者,殆不实也.”64915 .确实,如传或曰:少昊有四叔,曰重,日该,曰修,曰熙,实能金木及水。”14636 .充实、充分,如左氏传经,首语尚略,故发
6、选国语之辞以实。”利16327 .实事求是,如“杨子云作太玄,侯铺子随而宣之,非、斯同门,云、铺共朝,睹奇见益,不为古今变心易意,实事贪善,不为并肩以透相轻,好奇无已,故奇名无穷。616458 .果实,如夫华与实俱成者也,无华生实,物希有之。7949 .实体、实物,如今先言尽出其腹实,内哀公之肝(6)46210 .代指道理、舆情,如意奋而笔纵,故文见而实露也。”678311 .根据事实进行判断,如“夫实德化则周而不能过汉,论符瑞则汉盛于周,度土境则周狭于汉,汉何以不如周?61106除了以上意思,王充的实”还包括实用的意思,王充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这一点,但读者可以在其批评实践发现中。二.王充实”文
7、学批评标准的分析王充实”内涵构成的两大部分,一是真实,二是实用。真实是其判断事物真伪的基础,实用是其文学批评标准的核心。对作篇“是故论衡之遗也,起众书并失实,虚妄之言胜真美也。故虚妄之语不釉,则华文不见息;华文放流,则实事不用。故论衡者,所以处轻重之言,立真伪之平,非苟调文饰辞,为奇伟之观也。其本皆起于人间有非,故尽思极心,以讥世俗。世俗之性,好奇怪之语,说虚妄之文愁精神而幽魂缆,动胸中之佛气,贼年损寿,无益于性。祸重于颠回,违负黄、老之教,非人所贪,不得巳,故为论衡。文露而旨直,辞奸而情实。”1654表明了王充创作论衡的目的是要权衡是非,确立标准。(-要有实际意义起事不空为,因因不妄作王充作
8、为一介士大夫,承担社会责任的使命一直絮绕在其心中,故夫贤圣之兴文也,起事不空为,因因不妄作。作则有益于化,化有补于正,故汉立拦台之官,校审其书,以考其言(省略号为笔者所加)故夫贤人之在世也,进则尽忠宣化,以明朝廷;退则称论贬说,以觉失俗,俗也不知还,则立道轻为非;论者不追救。则迷乱不觉悟。1650(对作篇)王充认为作文不能妄作,作文的基本目标是对社会有益,终极目标是为政治股务。王充认为作文的意义于国家层面而言,必须要起到硕主恢国的作用。王充在佚文篇中为“五文”的评价体现了他认为项主恢国之于文章的重要性,“五经、六艺为文,诸子传书为文,造论著说为文,上书奏记为文,文德之操为文。立五文在世,皆当贤
9、也。造论著说之文,尤其劳焉。何则?发胸中之思,论世俗之事,非徒讽古今、续故文也。论发胸臆,文成手中,非说经艺之人所能为也。周、泰之际,诸子并作,皆论他事,不颂主上,无益于国,国业传在千载,主镌参贰日月,非适诸子书传所能并也。上书陈便宜,奏记荐吏土,一则为身,二则为人,繁文丽辞,无为上者。文德之操,治身先行,徇利为私,无为主者。夫如是,五文之中,论者之文多矣,则可尊明矣。61177五经六艺之文未能论发胸臆但是王充却将其将排在“五文第二,是因为五经六艺之文有硕主恢国。诸子之文、上书奏记之文不如造论著说之文的原因是因为没有颂主恢国;讲究礼仪文饰之人只考虑了自己。王充认为创作的实际意义之于社会而言,一
10、是劝善惩恶,二是质解疑难,使得世人开心通意。王充在佚文篇中透露出他对千文章要求之一一能发挥文章的劝善惩恶之用J夫文人文章岂徒调墨弄笔为美丽哉?栽人之行传人之名也!善人愿截,思勉为善,邪人恶栽,力自禁裁。然则文人之笔,劝善惩恶也。谥法所以章善,即以著恶也。加一字之溢,人犹劝惩,闻知之者,莫不自勉。况极笔墨之力,定善恶之实,言行毕载,文以千数,传流于世,成为丹青,故可尊也。1180王充认为文字具有传播的功能,这种功能鼓励人们行善,让人在行恶时有后顾之忧,能够间接地起着劝善惩恶的作用。此外,王充在艺增篇中总结了三种夸张,1是“经艺之增”,有其目的;二是“诸子之书,笔墨之文;三是“蛮流传语”。在这三种
11、夸张中,王充认为“经艺之增”虽然夸大了事实,但还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必论之者,方言经艺之增与传语异也。经增非一,略举较著,令恍惑之人,观览采择,得以开心通意,晓解觉悟J61483因为经艺之书还是起到了开通世人思想、质解疑难的作用。王充认为,文章的实际意义之于作者自己而言是能够流芳千古。“立言”作为王充的人生目标之一贯彻在论衡全书中。王充曾在自纪篇中吐露出自己的追求,“偶合容说,身尊体佚,百栽之后,与物俱殁,名不流于一嗣,文不遗于1扎,官虽候仓,文德不丰,非吾所减。德汪流而渊懿,知滂沛而盈溢,笔珑薄而雨集,言溶而泉出,富材羡知,贵行算志,体列于世,名传于千我,乃吾所谓异也。”61710偶尔受到宠幸
12、,身份显疲、生活安逸不是他所赞赏的,他所追求的是著文垂辞、名流千古。(二)要实事求是反对贵古贱今、文人相轻案书籍将王充对巳有著作的评价进行了集中收录。案书篇有我“案东番邹伯奇、临淮袁大伯、袁文术、会稽吴君高、周长生之辈,位虽不至公卿,诚能知之囊集,文雅之英雄也。观伯奇之元思、大伯之易章句,文术之成铭,君商之越纽录,长生之洞历,刘子政、杨子云不能过也。盖才有浅深,无有古今;文有伪真,无有故新。广陵陈子理、蹶方,今尚书郎班固,兰台令杨终、傅教之徒,虽无篇章,贼颂记奏,文辞斐炳,赋象屈原、贾生,奏象唐林、谷永,并比以观好,其美一也。当今未显,使在百世之后,则子政、子云之党也。韩非著书,李斯采以言事;
13、杨子云作大玄,侯铺子随而宣之。非、斯同门,云、铺共朝,睹奇见益,不为古今变心易意,实事贪善,不为并肩以迹相轻,好奇无巳,故奇名无穷。”61645王充认为才能只有高低之分,没有古今之分,在反对世人贵古贱今、文人相轻时,以实事求是的批评标准对邹伯奇、袁太伯、袁文术、吴君高、周长生等非声名显赫之人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并且赞扬了韩非、李斯、杨子云、候铺子不文人相轻、不因作品出现的早晚而改变评价标准,不因为身份平庸、经历平凡而瞧不起对方的行为。(三)要落实于众一情实文直,转虚为实情实文直是王充对于文章语言的要求,这仍是出于对文章实用目的的需求。只有感情真实,文字直白,将事实、道理讲得浅显易懂,才会有广泛的
14、受众面,才能更好地起到普及教育”的作用,才能“有补于正:王充在自纪篇中提出要根据受众的不同决定文之深浅,用孔子失马于野,子贡妙称而怒,马圉谐说而懿”的例子指出“渡丽深懿之言,关于大而不通于小。不得已而强听,入胸者少。1的道理,强调为文要做到“言无不可晓,指无不可睹”,才能达到让读者产生“晓然若盲之开目,聆然若受之通耳。”61686的效果。王充在案书篇评价公孙龙的坚白“析言剖直,务曲折之言,无道理之比较,无益于治。61634、齐三邹子之书渡洋无涯,岂文少脸,多惊耳之言”61634。王充认为这种创作没有实际感受、明确的主旨,只是玩弄文字,既没有用事实来验证虚实,又对政教没有利处,不能算的上是好文章
15、。值得注意的是,这三条标准是王充评价一部佳作时缺一不可的标准。王充实的批评标准实际上是以要求文章有实际意义为核心,实事求是、落实于众则是为了实现其现实意义而并行的两条辅线。三.王充实”批评观影响下的创作观王充的“实1批W观影响了王充的创作观。王充的创作观有两个阶段的内容。为了创作能真实反映现实,在创作之前,王充要求作家要考订事实:为了能发挥文章对现实的影响作用,在创作之时,王充要求胸中要有眇思、保持作家的独立性;为了创作要发挥文章的教化作用,要求作者要表达清晰。(一)创作前1 .作家要具备创作才能。王充认为学识、才能是创作的基础。他在书解篇谈到“居不幽则思不至,思不至则笔不利,SS顽之人,有幽室之思,虽无忧,不能著一字,盖人材有能,无有不暇。有无材而不能思,无有知而不能著。有鸿材欲著而无起,细知以问而能记。61618王充认为如果是愚笨之人,即使有一个良好的创作环境,但还是写不出什么东西末,只有具备才能、感触和1个良好的创作环境时,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2 .作家要考之以心,效之以事。“考之以心,效之以事”是王充判断言、文是否真实的手段。王充在对作翁中提出“世间传书,多若等类,浮妄虚伪,没夺正是。心愤勇,笔手扰,安能不论?论则考之以心,效之以事,浮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