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隧道显微镜实验报告_3.docx
《扫描隧道显微镜实验报告_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扫描隧道显微镜实验报告_3.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扫描隧道显微镜实验报告【摘要】扫描隧道显微镜的英文缩写是STM(SCanningtUnne1ingmiCrOSCope,STM)O本实验通过使用STM来观测样品表面的微观结构。【关键词】STM隧道效应恒电流恒高度【引言】STM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出现的一种新型表面分析工具。由德国人宾宁(G.Binnig,1947-)和瑞士人罗勒(H.Roher,1933-)1981年发明,根据量子力学原理中的隧道效应而设计。宾宁和罗勒因此获得1986年诺贝尔奖.1988年,IBM科学家从由扫描隧道显微镜激发的纳米尺度的局部区域观测到了光子发射,从而使发光及荧光等现象能够在纳米尺度上进行研究。1989年,旧M
2、院土(旧MFe11OW)DOnEigIer成为第一个能够对单个原子表面进行操作的人,通过用一台“扫描隧道显微镜”操控35个筑原子的位置,拼写出了个字母。1991年,旧M科学家演示了一个原子开关。STM的出现在表面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的研究中存在重大的意义,被国际科学界公认为20实际世纪80年代世界十大科技成就之一。【正文】一、实验原理1、隧道效应以及隧道电流的产生在经典力学中,电子的总能量E可表示为:E=枭U(Z)(1)其中U(Z)为电子势能,2为电子的动量。对于经典物理学来说,当一个粒子的动能E低于前方势垒的高度Vo时,它不可能越过此势垒,即透射系数等于零,粒子将完全被弹回。而按照
3、量子力学的计算,在一般情况下,其透射系数不等于零,也就是说,粒子可以穿过比它能量更高的势垒(如图1)这个现象称为隧道效应。多图1量子力学中的隧道效应专Ij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基本原理是将原子线度的极细探针和被研究物质的表面作为两个电极,当样品与针尖的距离非常接近(通常小于Inm)时,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电子会穿过两个电极之间的势垒流向另一电极,形成隧道电流。/OCVeXP(KS)(2)其中K=J(2m/)由式Q)可知,隧道电流强度对针尖和样品之间的距离有着指数依赖关系,当距离减小0.1nm,隧道电流即增加约一个数量级。因此,根据隧道电流的变化,我们可以得到样品表面微小的高低起伏变化的信息,如果同时
4、对x-y方向进行扫描,就可以直接得到三维的样品表面形貌图。2、扫描隧道显微镜主要工作模式(本次实验采用恒电流模式)恒电流模式:如图(a)所示(G恒电流模式匕MM)TZ(XJ)x-y方向进行扫描,在Z方向加上电子反馈系统,初始隧道电流为一恒定值,当样品表面凸起时,针尖就向后退;反之,样品表面凹进时,反馈系统就使针尖向前移动,以控制隧道电流的恒定。将针尖在样品表面扫描时的运动轨迹在记录纸或荧光屏上显示出来,就得到了样品表面的态密度的分布或原子排列的图象。此模式可用来观察表面形貌起伏较大的样品,而且可以通过加在z方向上驱动的电压值推算表面起伏高度的数值。恒高度模式:如图(b)所示恒高度慎式InZa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扫描 隧道 显微镜 实验 报告 _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