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文献综述.docx
《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文献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文献综述.docx(1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文献综述摘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必须要解决的难题,该问题的解决涉及到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农村社会养老俣险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广大学术界的关注,笔者梳理后发现,目前已没有学者完全反对社会养老保险,但由于不同的学者基于不同的设立养老保险制度的价值取向和对中国经济现实状况的不同的判断,以致养老保险模式、筹资模式和基金管理方式等方面目前学术界尚未给出定论。关键词:社会养老保险保险模式筹资模式;基金管理*、引言邓小平早就明确指出:“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
2、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2006年我国乡村人口为7.3742亿,占城乡总人口数的56.1%。农业、农民、农村“三农”问题是政府放在重中之重的问题,农民问题应是其核心,而老年农民问题可以说是农民问题的“硬核”,其能否解决及解决程度、速度如何,涉及到几代人福利。探讨农村养老问题,对农村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很强的理论及现实意义。目前,我国理论工作者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研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二、社会养老保险的必要性关于农村养老保障模式今后的发展方向,学术界存在着两种看法:第一种观点家庭养老作为中国的优秀传统,应该继续保持下去,但应该综合各种养老
3、保障措施,使其共同发挥作用。姚远(1997)认为我国“未富先老”的形势提出了继续农村家庭养老的客观要求,但农村家庭养老能否继续维持,关键在于能否保持或建立农村家庭养老所需的运行环境。其中,老年人作为家庭养老的对象,子女作为家庭养老的实行者,社会作为家庭养老的基础和保证是运行环境中最重要的三个因素。张仕平(1999)在肯定家庭养老的主体地位和主渠道作用将长期存在的同时,指出家庭养老的传统内容会更新,新型的家庭养老才是养老社会化之前农村最主要的养老方式。内容更新表现在:经济支持会更多地甚至全部来源于家庭之外;生活照料虽主要来源于家庭,但可获社区家政服务的支持;情感慰藉由单一的由子女提供转向在老年人
4、与子女、社区及同龄老年人的互动中实现。关于维持家庭养老的具体措施,陈彩霞(2000)从经济交换的角度,认为农村老年人应尽可能保证自己的经济独立,以此作为换取子女生活照料和经济支持的手段,运用利益机制诱导人们自觉养老。为此应明确老人对其所承包土地的权利和利益主体地位,使子女在养老的前提下,才能得到土地使用权的拥有和继承;政府也应采取减免老年人农业税和各种提留的手段支持农村的家庭养老事业。第二种观点认为社会养老终究会取代家庭养老,这是社会发展的方向。徐勤(1997)从农村家庭养老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出发,指出从长远的观点看,应该大力发展农村社会养老,她认为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是养老制度的两个方面,一方的
5、削弱应以另一方的增强为前提,在家庭供养资源减少,供养力下降,传统家庭养老受到前所未有挑战的形势下,只有发展社会养老才是解决家庭养老问题的根本途径。樊海林(1997)认为中国的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终究要被适应中国国情的农村社会养老模式所取代。他从农村社会养老现实需求及供给条件出发指出,随着农村生产方式的进步,养老方式必然将由家庭向社会过渡,其中农村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是养老模式变迁的内生动力,政府则为强有力的外生动力。另外还有一些学者从农民自身对保险的需求角度进行分析:王国军(2002)认为在当前的中国农村,个人和家庭的风险管理能力非常薄弱,土地集体所有制和工业发展对农业剩余的长期抽取,低下的收入、高
6、昂的成本和过重的负担使农民单个家庭对付风险的能力极低,家庭的储备非常有限,在这样的条件下农民面临着十分严重的养老风险,出于风险的规避,农民对社会养老保险的需求与依赖在增大。乐章(2004)以全国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对保险参加意愿与保险水平选择两个层面的考察发现,尽管家庭保障、土地保障仍然是农民规避老年风险的主要方式,但他们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需求非常迫切,且其养老保险参与意向受到个人、家庭、社区等多层面因素的影响。民政部的一项研究成果则显示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导致了农民对养老保险制度需求的差异性;同时,由于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需要农民一定量的个人缴费,这种制度需求又与个人的消费偏好息息相
7、关,消费观念的不同也导致了农民对养老制度需求的个体差异。安增龙,罗剑朝(2004)认为由于收入水平的约束和家庭养老模式的广泛存在,很多农民对社会养老保险的潜在需求并没有转化为实际的购买行为,因而农民对养老保险的需求是存在,但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烈。不论社会养老保险今后是否能完全取代家庭养老,养老保险在养老保障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三、社会养老保险的可行性政府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应承担财政责任,学者达成一致。陆解芬(2004)认为一项社会政策的执行,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等的支持,其中,财力支持是最重要的,政府不可推卸其财政责任。李迎生(2005)认为国家应兑现其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责任并推动多渠道
8、筹集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确保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殖;汪柱旺(2006)从社会保障制度运行的根本需要来看,财政责任是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第一责任,并指出国家的投入主要包括养老保险的一部分运行成本和承担给付养老金的不足部分。但面对政府是否有足够的能力负担起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现有水平甚至更高水平的责任的问题,则产生了不同的观点。观点一: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条件已具备。据尚长风(2001)的推算,如果按照分批、分期、逐步推进的做法,只要以财政收入总额的1%左右就基本上能够解决农村养老保险对资金的需求。卢海元认为只要对现行农村发展政策进行微调,政府就能既承担起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财政责任,又收到增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农村 社会 养老保险 文献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