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融合视野下学校课程群的构建.docx
《五育融合视野下学校课程群的构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育融合视野下学校课程群的构建.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五育融合视野下学校课程群的构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当前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也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学校课程是育人的主要载体,课程群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当前学校课程建设中,一方面课程缺乏整体设计、“有数量无质量”、重叠交叉、割裂碎片等问题凸显;另一方面“课程群”概念被泛滥使用,“将不同课程放在一起就成为课程群”的现象层出不穷。如何基于学生发展需求和学校发展特色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群,这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一、五育融合对学校课程群构建的内在要求“五育融合”的提出既为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指
2、明了方向,也对学校课程群的构建提出了要求。1 .整体设计“融合”本义是指“集中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二因此,五育融合理念下学校课程群的构建必须整体发挥同学科或同主题的不同课程作用,促进学生全面而丰富的发展。首先,学校课程群的构建必须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社会正处于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历史阶段,人们遇到的都是复杂多变的问题。因此,学校要培养能适应社会环境的人,就必须重视德育实效、智育水平、体育锻炼、美育熏陶、劳动教育。而且,人的发展本身就是整体的,正如杜威所说,人的心理活动不是独立的,而是一个连续的整合活动。对个体来说,五育是相互关联、不能绝对分割开的。所以,学校课程群必须指向个体全面丰富、
3、多元整体的发展。其次,学校课程群的结构体系应该是完整而丰富的。五育融合强调整体性和系统性,这意味着五育融合视野下学校课程群的结构体系是完整的,不是只关注某一门或某一类课程;课程群的具体内容是丰富多元的,不仅要体现五育融合,还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丰富可选的课程。再次,学校课程群的构建是全面而有序的。一方面,学校要基于对课程的整体规划,从五育融合的视角对课程群构建目标、实施路径进行全面设计。另一方面,学校要有序实施课程,基于已有的课程资源、管理机制等合理推进课程落实,真正让五育融合落地。2 .有序关联不同的事物只有相互关联才可能“合成”,五育各自虽有一定独特性,但必然相互渗透、彼此关联。如果孤立
4、地、割裂地重视五育发展,那么各育之间、每门课程都只是单打独斗,难以形成育人合力,个体也只能是片面的而非全面的发展。因此,学校课程群的构建必须坚持关联性思维,关注不同课程之间的内在关联。具体而言,学校必须重视课程群与单门课程、课程群与课程群、课程群与学校整体课程之间的关联。其一,课程群是基于特定学科或一定主题由相关课程构成的结构合理、层次清晰的课程群体,它由三门及三门以上的课程组成。因此,课程群与相关的单门课程之间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其二,学校课程包括多个课程群,不同课程群应该符合学校课程结构的整体构建逻辑,彼此关联但各有侧重,绝不简单重复。其三,任何课程群虽然有自己的特点和内在逻辑,但必须与学
5、校整体课程建设目标和内在逻辑相一致,是实现学校育人目标的载体。3 .适切开放五育融合必须基于学生发展,以恰当的方式和路径进行融合。与之相应,学校课程群建设应是适切而开放的,在遵循规律和政策的基础上立足校本,体现学校特色。一方面,学校既要准确把握国家和地方各项教育政策精神实质,不在盲目跟风中走形式,又要及时关注社会发展需求,在遵循政策的同时及时对课程进行适时的补充和调整。另一方面,学校课程群的构建既要体现学校特色化办学理念,服务于学校具体育人目标,又要满足本校学生的发展需求。当然,五育融合视野下学校课程群的构建,既不能在对政策的落实和对教育规律的遵循中失去对学校特色的思考,也不能在强调学校特色和
6、学生发展需求的过程中忽略了学校课程本身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二、五育融合视野下学校课程群构建的基本逻辑“群”的意思是“同类相聚。课程群即由一定数量的同类课程所构成的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的课程集合。从已有的课程实践来看,课程群一般被分为两类,即学科课程群和主题课程群。学科课程群是以特定学科为基础,根据学科内在逻辑开发的由多门课程所构建的课程群体。主题课程群是围绕某特定主题进行跨学科整合,通过课程资源、课程内容、学习方式的重组和优化,研发系列关联课程所构成的课程群体。1 .学科课程群:横纵立体式构建学科课程群的构建是基于特定学科进行的。一般认为,学科课程主要由国家课程构成,国家基于对社会、知识和学生三个
7、维度的全面考量,形成了比较成熟、科学合理的学科课程标准和学科教材工但相对而言,国家层面的学科课程由于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普适性,难以根据时代发展和学科自身发展进行适时调整,且缺乏对具体学校学生的针对性。因此,构建学科课程群的根本出发点在于为本校学生提供最适合的学科课程。横向上,学科课程群构建的基本逻辑是基于对学科本质和学生学科学习需求的分析,具体可包括三种构建思路。一是按特定学科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作用进行构建。如某高中根据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将语文课程群分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类,其中“审美鉴赏与创造”包括美文及影视鉴赏课程、话剧表演课程等。这种分类方式
8、不在于强调具体课程与素养要素精确地一一对应,而在于分类的基本合理和框架的全面完整。二是按“学科”知识体系的关键要素分类。这种分类方式的重点是基于对学生学科学习需求的分析,选择“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关键要素进行课程开发和课程群的构建。如某高中在构建历史选修课程群时,根据学生历史学习需求和地域特点,开发了乡土史系列、文化史系列、史学研究方法系列、通识系列课程。三是根据“学科”本身发展的逻辑进行分类。虽然不同学科的发展都经历了“从笼统的综合化到门类的分化和独立”,但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各学科本身朝着三个维度发展一一学科知识体系内部的分化和丰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以及学科知识的实践运用。因此,学科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融合 视野 学校 课程 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