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素书》原文及译文(全集).docx
《2022《素书》原文及译文(全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素书》原文及译文(全集).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2素书原文及译文(全)素书白文原始章第一正道章第二求人之志章第三本德宗道章第四遵义章第五安礼堂第六附录一附录二附录三黄石公素书原序简介黄石公素书原序宋张商英序黄石公素书六篇,按前汉列传黄石公坦桥所授子房素书,世人多以三略为是,盖传之者误也。晋乱,有盗发子房冢,于玉枕中获此书,凡一千三百三十六言,上有秘戒:不许传于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若非其人,必受其殃;得人不传,亦受其殃。0乌呼!其慎重如此。黄石公得子房而传之,子房不得其传而葬之。后五百余年而盗获之,自是素书始传于人间。然其传者,特黄石公之言耳,而公之意,其可以言尽哉。余窃尝评之:“天人之道,未尝不相为用,古之圣贤皆尽心焉。尧钦若
2、昊天,舜齐七政,禹叙九畴,傅说陈天道,文王重八卦,周公设天地四时之官,又立三公以燮理除11。孔子欲无言,老聃建之以常无有。除符经日:宇宙在乎手,万物生乎身。道至于此,则鬼神变化,皆不逃吾之术,而况于刑名度数之间者欤! ”黄石公,秦之隐君子也。其书简,其意深;虽尧、舜、禹、文、傅说、周公、孔、老,亦无以出此矣。然则,黄石公知秦之将亡,汉之揩兴,故以此书授子房。而子房者,岂能尽知其书哉!凡子房之所以为子房者,仅能用其一二耳。书曰:除计外泄者败。子房用之,尝劝高帝王韩信矣;书日:,小怨不赦,大怨必生。子房用之,尝劝高帝侯雍齿矣;书日:决策于不仁者险。子房用之,尝劝高帝罢封六国矣;书日:设变致权,所以
3、解结。子房用之,尝致四皓而立惠帝矣;书日:吉莫吉于知足。子房用之,尝择留自封矣;书日:绝嗜禁欲,所以除累。子房用之,尝弃人间事,从赤松子游矣。嗟乎!遗粕弃滓,犹足以亡秦、项而帝沛公,况纯而用之,深而造之者乎!自汉以来,章句文词之学炽,而知道之士极少。如诸葛亮、王猛、房乔、裴度等辈,虽号为一时贤相,至于先王大道,曾未足以知仿彳弗。此书所以不传于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也。离有离无之谓道,非有非无之谓神,有而无之之谓圣,无而有之之谓贤。非此四者,虽口诵此书,亦不能身行之矣。宋张商英天觉序【译释】秦朝末年的隐士黄石公的素书共有六章。大多数人以为黄石公在坦桥传授给张良的素书就是三略,这实在是以讹传讹啊。西晋时期,天下大乱。盗墓贼发掘了张良的坟墓,在头底下的玉枕中发现了这本素书,共计有一千三百三十六字,上面题有秘诫说:不允许将此书传于“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否则必遭祸殃;但是如果遇到合适的传人而不传授,也将遭殃。可见像素书这样一本关系到天下兴亡、个人命运的天书,是否要传世,是一件极其慎重的事情!当年黄石公遇到张良这样的豪杰,经过几次无情的考较后,才慎重地传给了他;张良因为没有遇到合适的人选,只好将它和自己一起带进棺材。五百余年后,因盗墓贼得到了它,才从而使这本奇书得以在人间流传,然而公之于世的,也只不过是黄石公的极其简略的言词,第3页共26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素书 2022 原文 译文 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