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学低流量吸入麻醉技术.docx
《麻醉学低流量吸入麻醉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醉学低流量吸入麻醉技术.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麻醉学低流量吸入麻醉技术一、低流量吸入麻醉的技术设备要求(一)设备要求施行低流量吸入麻醉必须使用满足相应技术条件的麻醉机。该麻醉机应具备下述配置:(1)精密或电子气体流量计:麻醉机必须能进行精确的气体流量监测,一般要求流量的最低范围达50100m1min,每一刻度为50m1,并定期检测其准确性。(2)高挥发性能和高精度的麻醉挥发器。(3)能有效监测麻醉机内部循环气体总量并实行机械控制/辅助通气的呼吸回路;目前常用的呼吸回路分为带有新鲜气体隔离阀的悬挂式风箱回路(代表机型为Drager系列麻醉机),以及不带新鲜气体隔离阀的倒置式风箱回路(代表机型为Ohmeda、Pan1On系列麻醉机及国内大多数
2、麻醉机)。(二)密闭性要求为保证低流量吸入麻醉的有效实施,麻醉前应进行麻醉机密闭性和机械顺应性的检测(目前部分国际先进机型具备自我检测能力)。多数麻醉机型要求内部压力达30CmH20时,系统泄漏量小于100m1min,若其超过200m1min,则禁止使用该机施行低流量吸入麻醉。系统机械顺应性不做强制性检测要求。(S)C02吸收装置由于低流量吸入麻醉中重复吸入的气体成分较大,因而可增加C02吸收剂的消耗量。在施行低流量吸入麻醉前,应及时更换C02吸收剂,采用较大容量的C02吸收装置和高效能的C02吸收剂。必要时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PETCO2)。(四)气体监测在施行低流量吸入麻醉并进行气体成
3、分分析监测时,必须了解气体监测仪的采样方式为主流型还是旁流型。主流型气体采样方式不影响麻醉机内部循环气体总量,对低流量吸入麻醉无不利影响;旁流型气体采样方式需由麻醉回路中抽取气样(50300m1nin),应在新鲜气体供给时适当增加此部分流量,以满足气体总量平衡的要求。(五)废气排放问题低流量吸入麻醉减少麻醉废气的排放虽较其他方法具有一定优势,但在使用过程中仍有麻醉废气自麻醉机中源源不断地排出,仍需使用废气清除系统,以保障手术室内部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二、低流量吸入麻醉的实施低流量吸入麻醉是在使用重复吸入型麻醉装置系统、新鲜气流量小于分钟通气量的一半(通常少于21min)的条件下所实施的全身麻醉
4、方法。此法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增强湿化、减少热量丢失、减少麻醉药向环境中释放,并可更好评估通气量等优点。实施麻醉中应监测吸入02、PETC02及挥发性麻醉气体浓度。(一)低流量吸入麻醉的操作过程(1)在低流量输送系统中,麻醉药的溶解度、新鲜气流量等可影响蒸发罐输出麻醉药(FD)与肺泡内麻醉药浓度(FA)之间的比值。同时为节省医疗花费,要求对麻醉实行相对精确地控制,麻醉医师可根据气流量、麻醉时间和所选的麻醉药估计各种麻醉在费用上的差别。(2)根据上述各因素可采取以下麻醉方案:在麻醉初期给予高流量,而后采取低流量;在麻醉早期(摄取量最多的时间段)给予较高的气流量(461min),继而随着摄取量的
5、减少逐渐降低气流量;麻醉诱导后515分钟内给予241的气流量,随后气流量设定在I1/min。如果平均气流量为I1/min,用表4-6中的4种麻醉药实施麻醉达1小时,需要的液体麻醉药量为6.5m1(氟烷)至26m1(地氟烷)。此类麻醉药的需要量相差4倍,而效能却相差8倍,其原因为输送的麻醉药量要超出达到麻醉效能的需要量,输送的麻醉药量尚需补充机体摄取量以及通过溢流阀的损失量。难溶性麻醉药如地氟烷和七氟烷的摄取和损失相对较少,此为效能弱8倍,而需要量仅为4倍的原因,当气流量更低时差距可更小。此阶段除应根据麻醉深度调节挥发器输出浓度外,尚应密切观察麻醉机内部的循环气体总量和PETC02,使用N2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麻醉 流量 吸入 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