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教学大纲.docx
《计算机网络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教学大纲.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计算机网络教学大纲课程代码】2B080209【课程类别】必修【学分数】4【适用专业】网络工程【学时数】68学时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从整体上有一个较清晰的了解,对当前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种类和常用的网络协议有较清晰的概念,掌握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掌握局域网、广域网以及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和实用技术,掌握网络管理与安全方面的知识;了解网络新技术的新发展;为今后从事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研究和实际工作与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一定的网络理论和实际工作基础。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了解与计算机网络相关的通信技术。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工作原理。熟练掌握数据链路
2、层、网络层及传输层的工作原理。熟练掌握网络互连和因特网的有关概念、协议及其应用。了解网络中的安全问题。掌握使用网络的基本技能。二、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一)第一章概论4学时教学内容:1、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的作用2、因特网的概述和组成3、计算机网络的类别4、计算机网络的性能5、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重点、难点:1、因特网的组成2、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3、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教学要求:1、掌握:带宽、时延、时延带宽积和往返时延的概念;计算机网络的不同定义。2、熟悉: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OS1TCP/IP)o3、了解: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几种不同的分类方法;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分组交换的
3、产生;因特网的标准化工作,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等。(二)第二章物理层6学时教学内容:1、物理层的基本概念2、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3、传输媒体4、模拟传输与数字传输5、信道复用技术6、宽带接入技术重点、难点: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2、物理层的传输标准3、信道的极限容量、极限速率计算4、信道复用技术教学要求:1、掌握:物理层的基本特性及完成功能;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极限信息传输速率(奈奎斯特、香农定理);数字传输和模拟传输的基本原理;频分复用,时分复用和统计时分复用,波分复用,码分复用的知识。2、熟悉:有关信道的几个基本概念;基本的有线介质和无线介质的传输特性;宽带接入技术。3、了解:数据通信
4、系统的模型。(三)第三章数据链路层8学时教学内容:1、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2、因特网的点对点协议PPP3、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4、使用广播信道的以太网5、扩展的以太网6、高速以太网重点、难点:1、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2、点对点协议PPP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状态3、CSMA/CD协议工作原理4、以太网的扩展教学要求:I、掌握: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及其功能;点对点协议PPP;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CSMA/CD协议。2、熟悉:不同层次的以太网的扩展。3、了解:高速以太网。(四)第四章网络层14学时教学内容:1、网际协议IP2、划分子网和构造超网3、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4、因特网的路由选择协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网络 教学大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