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扫测声呐技术综述.docx
《海洋扫测声呐技术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洋扫测声呐技术综述.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海洋扫测声呐技术综述目录1.摘要12 .侧扫声呐:海底地貌“扫描仪”22. 1.概述23. 2.一扫知海,以声波洞悉茫茫大洋24. 3.一路进阶,不断迭代的探海利器35. 4.一物多能,军事应用前景广阔43 .侧扫声呐装备技术63. 1.基本工作原理6?关键技术6?主流装备型号及应用场景8?多波束测深声呐装备技术9?基本工作原理9?关键技术9?主流装备型号及应用场景10?合成孔径声呐装备技术10?基本工作原理10?关键技术11?主流型号装备及性能11?装备的使用选择分析12?装备技术优势12?选择要素13?结论131摘要海洋扫测声呐是人类对海底目标进行大范围扫测定位的主要装备,使用较广的主要包
2、括侧扫声呐、多波束声呐、合成孔径声呐3类,这3类声呐的工作原理不同,故在技术优势、适用场景上也不相同。文章对这3种声呐技术特点进行研究,分析不同声呐技术的优点,以提高扫测作业装备选型适用性。2.侧扫声呐:海底地貌“扫描仪”2.1. 概述2023年,“北溪2号”管道泄漏事件在国际社会上被“炒”得沸沸扬扬。这条从俄罗斯乌斯季卢加出发的天然气管道并未走陆上通道,而是穿越波罗的海直达德国格赖夫斯瓦尔德市。除了像“北溪2号”这样的能源输送管道,大洋深处还静静“躺”着海底电缆等连接着不同地区的管线,它们是地区之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深邃的海底并非一马平川。管线铺设想要顺利开展,离不开对海底形形色色
3、地貌的掌握。有一种仪器,可以通过扫描方式向海底发射超声波束,再将接收的信号转换为图像数据,可谓是一台真真切切的海底地貌“扫描仪”。它,就是侧扫声呐。作为海底地貌“扫描仪”,侧扫声呐是如何洞悉海底的?从诞生到成熟经历了怎样的进阶之路?其军事应用前景如何?请看本期解读一一2.2.一扫知海,以声波洞悉茫茫大洋侧扫声呐是一种主动声呐,也称旁扫声呐、旁视声呐、侧视声呐。顾名思义,侧扫声呐的水声换能器常常安装在船体(或拖体)两侧向侧方发射声波,通过水底地物对入射声波反向散射来探测水底形态和目标。一套完整的侧扫声呐,主要由发射机、接收机、换能器、控制器和显示器等组成。声呐声波发出后,声脉冲以球面波扩展方式沿
4、侧向向远处传播,碰到海底或水下目标的反射或散射信号会原路返回,并根据距离的不同被先后接收,距离越远回波信号越弱。通常来说,硬的、粗糙的和凸起的海底回波信号强;软的、平滑的和凹陷的海底回波信号弱;被凸起海底遮挡部分的海底没有回波。回波脉冲串幅度的高低对应着海底的起伏软硬,换能器每次发射可获得两侧一窄条海底的信息,在计算机上显示为一条线。换能器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发射接收脉冲,将每次接收到的回波数据显示排列起来,就可得到完整的海底地形地貌声呐图像。操作人员借助计算机对声呐图像进一步处理,便可对海底或目标物进行判读。侧扫声呐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可以利用海底或沉底物的回波强度信息,对海底介质或沉底物特征进行
5、定性分析;具有较高的横向分辨率,可以获得分辨率较高的、二维的海底地貌图;探测面积大,且对特殊外形的水下目标识别能力强;安装难度低,且成本低廉所以侧扫声呐出现以后很快得到广泛应用,现在已成为水下探测的主要设备之一。在军事上,侧扫声呐主要用于海底沉底目标、水雷、蛙人和潜艇等的探查,水下战场环境调查以及援潜救生等;在民用领域则主要用于水下考古、救捞、海洋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划分以及海洋工程等。当然,侧扫声呐也存在明显的缺点,比如只能获取海底相对起伏的数据,无法获得直观的、三维的地形图,海底深度测量的精度也比较低等。2. 3.一路进阶,不断迭代的探海利器近日,电影泰坦尼克号即将以3D形式在大银幕重映的消息
6、,再次将人们的记忆带回泰坦尼克号沉没事件。1912年,堪称当时世界上最奢华舒适的“梦幻邮轮”泰坦尼克号,与一座冰山相撞后沉入大西洋底3700米处。从那以后,许多人曾尝试着打捞泰坦尼克号的残骸,却毫无收获。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水下考古学家罗伯特巴拉德及其团队借助侧扫声呐技术,在距沉没区域约21公里处的黑暗海底发现了这艘巨轮。2023年4月15日,泰坦尼克公司联手美国伍兹霍尔海洋学研究所、维特研究所,在泰坦尼克号沉没100周年纪念日当天公布了船体残骸的首次全景绘制图。绘制该图,首先由研究人员以高分辨率测深侧扫声呐进行探测,再派出遥控潜水器依据探测结果实施拍摄。从发现泰坦尼克号到绘制残骸全景,在
7、其中发挥巨大作用的侧扫声呐也经历了巨大的发展变化:第一代是采用了模拟电路单波束声呐。早期声呐由模拟电路和模拟器件构成,完成信号处理和目标跟踪等功能。声呐向水下发射一个声波窄波束,随着船体的移动,形成从点到线的测量。1970年,英国海洋研究所研制出适合大洋使用的G1oRIA侧扫声呐,作用距离可达20多公里。第二代是采用了混合模拟/数字电路的单波束声呐。20世纪80年代后,计算机的普及加快了侧扫声呐数字化进程,声呐由模拟电路进化为混合模拟/数字电路,从仪器制造到数据采集处理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美国K-MAPS测绘声呐的工作深度可以达到4001000米。第三代是采用了数字电路单波束声呐。随着科学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海洋 声呐 技术 综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