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录之《散步》(七上第6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实录之《散步》(七上第6课).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程翔教学实录之散步(七上第6课)散步莫怀戚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
2、了。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
3、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03名师的课堂实录年级:初一课时:一课时师: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我问同学们一个小问题:咱们班的同学有经常和父母一起散步的吗?请举手。(生举手)师:请一位同学谈谈和父母一起散步时有什么感受。生:没有什么感受。师:都没有吗?生:我觉得和父母一起散步可以谈谈心,一家人有说有笑,即使父母批评自己,也不像在家中那么严肃。师:很好。散步是家庭生活中的一项内容,它是一种温馨幸福的家庭生活。今天,
4、我们来学习一篇叙事散文散步。(师板书:散步莫怀戚)师:请一位同学把课文朗读一遍。(生朗读课文)师:这位同学读得很流畅,吐字也较清楚。有读错的字吗?生:背着我的背应读一声,他读成四声了。师:什么情况下读四声?生:“脊背”“手背”。师:对。文中有不太好写的字吗?生:“熬”“嫩”“霎”“粼粼”。师:这几个字笔画比较多,请同学们用手比画着写一遍。(生比画)师:本文一共写了几个人?生:四个人。作者、作者的母亲、作者的妻子和儿子。师:对。这四个人中最喜欢母亲的举手?(生举手)师:请一位同学说说,你为什么最喜欢母亲?生:这位母亲很理解儿子的心意,很疼爱自己的孙子。师:请你把写母亲的地方读一遍。(生读第二自然
5、段)师:母亲尽管走远一点就觉得累,但体谅到儿子的一片孝心,就出来了。这是写母亲的动作。“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这句话说明了什么?生:母亲十分信赖孩子。师:对。哪一个地方写到了母亲的语言?生:倒数第二段。师:请你读一下。(生读课文)师:“还是走小路吧。“母亲为什么改变了主意?生:因为母亲知道了孙子要走小路的原因,“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孙子想去看看,当奶奶的应该满足孙子的要求。师:很好。那么母亲的这段话怎么读才好呢?谁来试一试?(生读课文)师:同学们注意,文中写道:“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这是一个思想转变的过程,怎样
6、读才能表现出这个转变的过程呢?生:我觉得“还是”两个字带点拖音:“还是走小路吧。”师:很好。你体会得很到家。母亲的第二句话怎么读呢?生:(大声)“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师:用不着这么大声。母亲让儿子背着自己,提这点儿要求用不用事先跟儿子商量商量?生:不用。师:对呀。母亲说这话时很放心,很坦然。读的时候要把这层意思表达出来。请听老师读。(师范读课文)师:以上我们分析了对母亲的描写。(师板书:母亲善解人意、疼爱孙子动作、语言)师:最喜欢作者的举手。(生举手)师:请一位同学说说,你为什么最喜欢作者?生:他很孝敬母亲。师:从哪里看得出来的?生:“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
7、走大路。5师:“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这句话的隐含意义是什么?生:伴同母亲的时日短。师:对。作者希望在母亲的有生之年能多出来几次散步。作者对这次一家四口在田野散步是很珍惜的。作者的这种感情在前面的哪一段中表露过?生:“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师:哪几个字应重读?生:“太”、总算”和“又”。师:好。作者在内心深处为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而高兴。这是什么描写?生:心理描写。师:对。那么作者的那句话怎么读?生:应该干脆利索:“走大路”。师:或者说是斩钉截铁。有没有商量的余地?生:没有。师:对。说一不二。“走大路”。我们把第
8、六自然段齐读一遍。(生齐读课文)师:刻画作者本人,较多地使用了心理描写,也有语言描写。(师板书:作者孝敬母亲心理、语言)师:最喜欢文中这个小孩的举手。(生举手)师:请你说说理由。生:这个小孩没有坚持非走小路不可,他听从了爸爸的话,是个懂事的小孩。师:很正确。文中小孩说了两句话,谁来读一下?(生读课文)师:这个小孩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靠自己细致的观察得出的。说明这个小孩怎么样?生:很聪明。师:对。(师板书:小孩懂事、聪明)师:只剩下妻子一个人啦。最喜欢妻子的举手?(没有学生举手)师:请你说说为什么不举手。生:我不喜欢这个人物。师:为什么?生:妻子没说一句话。师:不说话你就不喜欢?生:书上写
9、“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就是说,妻子在家里就不听师:就不听丈夫的。你是这个意思吧?(生点点头)师:同学们想一想,妻子难道必须一切听从丈夫的吗?生:不行。师:对呀。丈夫说得对才听,说得不对还能听吗?那就另当别论To为什么这个妻子在外面总是听丈夫的呢?那是因为她维护夫妻之间在外界的美好形象,她很给丈夫什么?生:面子。师:对呀。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妻子在外观上是很尊重丈夫的。但是回家就不同了。在家里夫妻之间完全可以互相批评。这叫内外有别嘛!妻子没说一句话,那是因为她在等待丈夫的决定。一旦丈夫说“走大路”,妻子就毫不犹豫地支持丈夫的意见,也走大路。妻子不说一句话,正说明她是一位默默奉献,更多地
10、操持家务的贤妻良母。她说得少而做得多,同学们不喜欢这样的妻子?反正我喜欢。你们同意我的观点吗?生:同意。师:喜欢的举手。(生举手)老师:看法发生变化了,这就是理解了。好,下面我们把文章最后一段齐读一遍。(生齐读课文)(师板书:妻子默默奉献、贤妻良母)师:同学们,这一段内容就好像一幅电影画面,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用一个字表示。生:爱。师:对。(师板书:爱)师:家庭的幸福大厦就是由爱支撑起来的,散步所体现出来的温馨与幸福就在于此。希望同学们以后经常与父母在一起散步,去感受美好的家庭生活。04课例评析程翔老师这堂课的教学流程简单、明了,教学语言简洁、朴素,但不缺乏生机与活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
11、从人物、情感和细节入手,概括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同时也能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教学过程行云流水,教学目标水到渠成。这堂课首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初步体验文章的情感。高潮部分通过人物形象分析、情感梳理和细节品读等,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主题。教师有针对性地抽取若干个问题,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寻找回答问题的依据,表达对课文内容的感受或见解。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进行总结、评价。这节课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重视学生的思维培养。在散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应当着重于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体验情感。从这节课可以得到很多语文思维教学方面的启发:一是将“问题的解答”作为语文思维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在解答教师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学会脱离具体的感性经验材料,寻求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二是将“教师是主导”的作用定位在引发思考、提升思维品质的主导位置上,教师在整个思维教学的活动中始终走在学生思考的前列,用一个个相关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三是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积极主动地参与问题解答方面,他们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思维训练成为了教学的主线,而这条主线很好的促进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