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跨学科学习的作文教学探索.docx
《基于跨学科学习的作文教学探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跨学科学习的作文教学探索.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基于跨学科学习的作文教学探索跨学科学习作为面向未来的教育变革,已逐步成为教育的热点和重点。所谓跨学科学习,就是打破学科界限,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学科结合一起,围绕着一定的主题、问题、任务、概念和学习内容,通过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培养学生理解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达成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3年版)(以下简称“2023年版课程方案”)明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修订原则,其中包括“强化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指出课程标准修订的主要变化之一“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同时在课程基本原则、课程设置、课程标准编制、课程实施等方面都强调跨学科学习,并
2、要求“原则上,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按九年新授课总课时9522节计算,学生九年义务教育需进行952个课时,每一学年约106课时,每一学期53课时,每周约需3个课时。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操作策略到课程实施,都对跨学科学习有细致明确的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3年版)(以下简称“2023年版课标”)在2023年版课程方案的总领下,凸显课程内容整合,“注重课程内容与生活、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要求“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景、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并分三个层面: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发展型学
3、习任务群,拓展型学习任务群落实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其中跨学科学习作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要求“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这就不可回避学生的表达训练、写作训练。2023年版课标通过语文学习任务群,强化了跨学科学习的训练。在学段要求中,通过“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落实跨学科学习,把学段目标与内容中的“习作”“口语交际”整合为“表达与交流”,并在新设立的各个语文学习任务群,强调表达全程参与,要求“根据具体交际情境和交流对象,清楚得体表达,有效传递信息”“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负责任、有中心、有条理、重证据地表达”,
4、要求写出观察日记、读书心得、读书笔记、活动方案、读书报告、研究报告、实验报告、小论文等实用文体。我们也发现: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局限于语文课程范围,一直围绕着语文教作文,围绕着作文教作文,立足于“制度化生存背景和应试教育机制之下”的“扁平化生活”,为了应付考试和单元习作,结果导致习作内容虚假,教学形式单一,指导模式固化,教学观念陈旧,以至于阅读教学改革轰轰烈烈,作文教学探索鲜有亮点。其实,作文作为“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联结学科、组织信息、提升认识、探究学习的重要工具,在跨学科学习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那么,基于跨学科学习的写作教学应该如何开展和实施,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
5、进行了一下尝试:一、基于学科,创设联结1 .立足学科情境学生学科生活内容丰富,课堂活动形式多样,最主要的有:讨论、游戏、比赛、表演等。表演活动常见于道德与法治、音乐、语文、美术、体育等课。这些课堂表演,情景生动,体验丰富,学生有话可说。聚焦这些课堂的表演,可以激活学生的表达欲望,训练良好的听课意识和观察能力,提升课堂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课堂游戏是最好的一种教学方式。借助游戏,将教学目的、内容与游戏的规则,以及如何开展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玩中学,让课堂变得充满魅力。显然,这些课堂游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极大丰富了学生的体验,游戏结束后,学生仍然津津
6、乐道,有着非常强烈的表达欲望,以此习作,顺势而为,一举两得。课堂上的比赛应用教学的各个环节,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胜心,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讨论是各学科组织教学的常用方法。每一次讨论,都可以认真记录,交代讨论的话题,讨论的背景,讨论的分组和要求,详细记录讨论的情况。2 .瞄准学科内容课程内容源自社会生活。不同学科,对同一社会生活呈现的方式不一样。同样关于时间的认识和理解,数学课堂用数学语言呈现有关时间的知识,从日常作息到各种计时钟表,课堂上观察时钟的结构,认识秒、分、时、年、月、日,了解时间的计量,表述方法,形成初步的时间概念,做关于时钟的游戏,进行时间的测量,统计了一分钟能做
7、的事情,了解了各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交流了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一步步认识到时间的一些基本特性。音乐课本关于时间表述具有音乐的特性。包括日历歌:一年有四季,大月小月,闰年等。用音乐的方式帮助学生记住时间的概念,歌词简洁,旋律轻快,在音乐中理解时间。美术课,学生画时钟,制作时钟,装饰时钟,让时间变成一件可爱的物件,在动手和设计中,进一步理解时间,亲近时间。体育课有关于时间的游戏:与时间赛跑,同学围成一圈作钟表面,一个同学拿着竹竿站在中央作指针,指针滴答滴答地转动,顺时针扫过,围成圈的同学依次跳起,脚触到竹竿的同学淘汰出局。同样是时间,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表述,不同的表述带来
8、不同的认识、收获、体验。立足学科内容,从不同角度理解时间,感悟时间,分享有关时间的认识、理解和领悟,可以写课堂学习的情景、钟表的介绍、时间的故事、时分秒的关系、与时间赛跑的游戏、钟表店的童话、学会唱时间歌曲等,不同的切入点,不同的表达内容,汇集成学生对时间的感性认知和理解。3 .着眼学科任务2023年版课程方案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要求“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学习”,2023年版课标要求“注重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学习经验,记述生活经历,表达情感体验,就语言、文学、文化、生活等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需要完成的学科任务都是“表达与交流”的话题。小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跨学科 学习 作文 教学 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