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村信息化建设问题及建议(论文)》5000字】.docx
《【《S村信息化建设问题及建议(论文)》50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村信息化建设问题及建议(论文)》5000字】.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丽江S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目录一、丽江基本概况1二、永胜程海地质情况与农业信息化发展状况2三、凤羽村农业信息化发展状况2四、凤羽村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3(-)农户文化水平低,信息消费意识差3(二)农业信息服务支持不到位3()农业信息技术难以获取4五、凤羽村农业信息化建设问题对策建议4(-)提高农户的农业信息综合素质4(二)构建多元化的信息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5()加快农业信息供销渠道的建设5结论6参考文献6农业信息化依靠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形成发展农业新的生产力投入,加快农业发展步伐,用最简单的方法和最低的投资改变生产方式,使农民快速、准确地获得最有效的信息,改变农业结构,噌
2、加农业生产,噌加农民收入,以此获得更大的效益。基于此,本文以程海农业信息化建设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与访谈结合的方式,通过对本地农业信息化的调研,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深入研究,统计分析,总结出了凤羽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村农业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对策方法,以期进一步带动本地农业信息化建设,切实持续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一、丽江基本概况丽江,云南省地级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滇川藏三省区交界处,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要通道。市区中心位于东经IOOo25;北纬2686;总面积2.06万平方公里。丽江市位于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界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3、它的最高点是玉龙雪山。它的高度一般在2000米以上。属低纬度暖温带高原山区季风气候。这里水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是云南省重点林区和中国西部水电站。东部运输基地之一。永胜县位于丽江市的东南方,受程海湖调节,一年四季气候宜人。二、永胜程海地质情况与农业信息化发展状况永程海水文十分复杂,据水文观测站资料显示,19611980年,平均降水量为725.5毫米,而19671974年平均蒸发量则为2269.4毫米,19611972年水下降173米,平均每年下降。.14米;通过还原计算,每年平均收入水量112亿立方米,占损失总量92.7%,每年亏水0.24亿立方米。按照蒸发和降水量悬殊比值,12年水位就下
4、降1.73米,如无其它水源补给,就无法维持现状。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于1981年5月对永胜程海湖底地形进行了观测认为:“程海之水多年来能基本保持平衡状态,主要靠东西两山的地下水补给”;据永胜县志载:“程海水源有三:一、程海东北部,有地下泉,源出湖中,为主要来源;二、旧志载:坝管河水经清泉乡鸡鸣山侧,伏流入程海;三、地表上,湖东之刘家河、蒲米河、团山河、季官河;湖西之沮范管、金早郎营;湖北黑伍。三、凤羽村农业信息化发展状况凤羽位于程海镇南,邻期纳镇,拥有开展新型农业生产的条件,依托“互联网+”,加快发展数字农业,拓展农特产品销售渠道,助力农业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推行传统农业发展。一是发展新型
5、农业,实现生产过程管理信息化。对病虫发生动态、气候变化动态、农作物田间管理。二是形成农产品销售链依托互联网,农资监管平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计划与各生产基地、加工场所以及农字经营场所对接,实现对农产品的销售保障。目前我村种植大户、农户专业合作社、农资经营企业都已经正常运营。三、凤羽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我村近年来农业发展速度相对慢,农业信息化建设刚刚开始,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未达到一定标准,并且当前正在向智能农业管理平台的方向发展,大数据、云服务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的迸一步发展和完善。智能农业管理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构成,能够对信息实现综合项目管理,并且能够及时的了解各
6、种反馈信息,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为信息需求者提供更多的个性化农业信息,提高农业信息公共服务程度和能力。四、凤羽村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农户文化水平低,信息消费意识差当前,我村农户整体学历偏低,超过一半的人数为初中及以下学历,由于学历的限制,导致农户对农业信息的认知偏低,对于技术的理解和掌握也就更难些,还有些农户通过购买农业信息技术,但是实施的过程中,由于自身技术、对于技术理解存在偏差的原因,导致农业养殖、种植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这样更加深了农户不愿意在农业信息技术上面的消费,通过调查,农户对农业信息技术的支付意愿只有很少一部分,从这一层面可以看出当前农户对农业信息消费意识比较低,大部分农户
7、不愿意为农业信息技术消费。在进一步的调查过程中,很多农户表示,要付出更多的成本才能够使用先进的农业信息技术,但是农业生产受各种因素影响,一旦遇到天灾,付出的成本就有可能付诸东流,自身生产规模不大,因此不愿意在此方面有过高的投入。农业信息技术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同时也具有外在性特征,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搭便车现象,根据信息需求理论,构建完善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要付出较高的成本,只有用户数量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人均成本才会持续下降,如果参与者不足,就会导致成本偏高,从而影响了信息服务网络对农户的价值。虽然农业信息化服务网络对农民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因为很多农户使用水平低,很难形成网络规
8、模经济效应。(二)农业信息服务支持不到位当前,凤羽农户获得农业信息服务比较有限,对于农业技术方面知识的获取,通常的渠道是电视广播、网络和手机等方式,然而这类渠道获取的技术信息比较有限,一般都是理论性的知识介绍,对于学历比较低的农户来说,学习起来非常困难,难以掌握到农业信息的实际技术。同时,通过农户对信息服务需求调查发现,农户对于气象预测的需求最为普遍,这类服务一般都能够通过气象局实时的监测得到,比较容易获取,但是对于农作物养殖技术、农业市场行情、农业政策等信息服务,相关部门就难以满足农户的需求,对于农户农业技术的掌握很少关系,农户学习农业技术也很困难。通过农业局和农业技术合作社的访谈了解到,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S村信息化建设问题及建议论文 信息化 建设 问题 建议 论文 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