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知识点梳理.docx
《《爱莲说》知识点梳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莲说》知识点梳理.docx(2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爱莲说知识点梳理爱莲说宋代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在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译文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十分喜爱牡丹。而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蔓不长枝,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而不能靠近赏
2、玩它啊。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就很多人了!注释1、甚:很,十分。2、说: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3、之:的。4、可爱:值得怜爱。5、者:花。6、甚:很,非常。7、蕃:多。8、自:自从。9、李唐:指唐朝。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10、独:只,仅仅。11、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12、出:长出。13、淤(yn)泥:污泥。14、染:沾染(污秽)。15、濯(zhu6):洗涤。
3、16、清涟(I冶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17、妖:美丽而不端庄。18通:贯通;通透。19、直:挺立的样子。20、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21、不蔓(m台n)不枝:不生蔓,不长枝22、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愈加使人感到清雅。23、益:更加。24、清:清芬。25、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亭亭:耸立的样子。26、植:树立。27、可:只能。28、亵玩:靠近赏玩。29、亵(Xie):亲近而不庄重。30、焉:句末语气词,这里指当于现代汉语的“啊呀,助词。31、谓:认为。32、隐逸者: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33、君子:指道德品质高尚的人。34、
4、者:的人或物。随着前面的名词而变化。35、噫:感叹词,相当于现在的唉36、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之:语气助词,的。(一说为“宾语提前的标志”)37、鲜(Xian):少。38、闻:听说。39、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40、宜乎众矣:(爱牡丹的)应当有很多人吧。41、宜乎:当然(应该)。42、宜:当。43、众:众多。作者周敦颐(1017年6月1日一1073年7月14日),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实,字茂叔,谥号元公,道州营道楼田保(今湖南省道县)人,世称濂溪先生。是北宋五子之一,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文学家、哲学家。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太极图说通书(后人整编进周元公集)。周敦颐所提出
5、的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主静、至诚、无欲、顺化等理学基本概念,为后世的理学家反复讨论和发挥,构成理学范畴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创作背景据清邓显鹤周子全书年谱记载:“八年癸卯。先生四十七,正月七日,行县至于都,邀余杭钱建侯(拓)、四明沈希颜游岩题石,并有诗刻石。五月,作爱莲说,沈希颜书,五技篆额。钱拓上石,即十五日事也。”先生四十七,即嘉祐八年(1063)o赣州府志记有爱莲书院,云:“爱莲书院在城北,其地原为督学试院,有周茂叔莲池遗迹。”又有爱莲亭条目:“濂溪书院旧在东北玉虚观左”这些记载充分证明,北宋嘉祐六年(1061)至治平元年(1064)周敦颐任虔州通判时,已建莲池,并于嘉祐八年五月在
6、此地已挥笔题写爱莲说。写作风格在写法上,爱莲说具有“说”这一文体的共同特点,即托物言志。文章从“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其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同时,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在文中几次以菊、牡丹衬托莲之美;还把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使“爱莲”之一主题得以加深,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三种形象的对比,起到了突出中心,加深立意的作用,手法可谓高明之极。而且,文章以一个“爱”字贯通全文,使得文章结构严谨。题解“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文体,大多是借事物或一种现象来
7、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波澜起伏,篇幅一般长短不定,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它可以直接说明事物,阐述事理,也可以托物寓意,借物抒情。爱莲说是我国古代散文之精品。全文119字,结构严谨,笔意超越,言简意赅,情景交融,其采用“借影”笔法,以莲自喻,有着深邃的思想内容。值得知道的是,这篇选入教材的佳作是宋代哲人周敦颐于1063年(嘉佑八年)5月在虔州(今赣州)道判署内写作的。正如爱莲说抒意,周敦颐虽身居官场,却始终未曾放弃读书治学,著书立说,教育青年提携后进。宋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二程一程颐、程颍,便是他在赣州一手培养出来的弟子。他做官也和别人不同,“为政精密,务尽道理”,他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爱莲说 知识点 梳理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