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热处理常见名词解释.docx
《金属热处理常见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热处理常见名词解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1热处理在生产中,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使钢发生固态相变,借 此改变其内部组织结构,从而达到改善力学性能的目的的操 作被称为热处理。2正火将工件加热至Ac3(Ac是指加热时自由铁素体全部转变为奥 氏体的终了温度,一般是从727至I912。C之间)或Acm(Acm 是实际加热中过共析钢完全奥氏体化的临界温度线)以上 3050C ,保温一段时间后,从炉中取出在空气中或喷水、 喷雾或吹风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3淬火将钢加热到Ac3或Acl以上的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 后取出进行水冷或油冷获得马氏体的热处理工艺。4等温淬火将奥氏体化的工件淬入温度稍高于Ms的熔盐中,等温保持 足够时间,使过冷奥氏体
2、恒温发生贝氏体转变,待转变结束 后取出在空气中冷却的处理方法称为等温淬火。分级淬火将奥氏体化的工件淬入温度稍高于或稍低于Ms的熔盐中, 待工件内外温度均匀后,从熔盐中取出置于空气中冷却至室 温,以获得马氏体组织,这种处理方法称为分级淬火。6单液淬火将奥氏体化的工件投入一种淬火介质中,直至转变结束。7双液淬火将奥氏体化的工件先放入一种冷却能力强的冷却介质冷却一 定时间,当冷却至稍高于MS后立即将工件取出并放入另外 一种冷却能力缓一些的冷却介质冷却,使之转变为马氏体的 热处理工艺。8回火将淬火钢加热到低于临界点Al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 后冷却到室温的一种热处理工艺。9回火索氏体淬火碳钢500
3、650C回火时,得到粗粒状渗碳体和多边形铁 素体所构成的复相组织。回火屈氏体淬火碳钢350500。C回火时,得到细粒状渗碳体和针状铁素 体所构成的复相组织。11回火马氏体淬火碳钢在250。C以下回火时,得到的过饱和的固溶体和弥 散分布的碳化物组成的复相组织。12退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点以上或以下的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 后,随炉冷却的一种热处理工艺。它是热处理工艺中应用最 广、种类最多的一种工艺,不同种类的退火目的也各不相同。13等温退火将亚共析钢工件加热到A3以上203(C ,保温一定时间, 然后在Arl以下珠光体转变区间的某一温度进行等温,使之 转变为珠光体后出炉空冷的一种热处理工艺。可有效
4、缩短退 火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并能获得均匀的组织和性能。14完全退火将亚共析钢的铸、锻、焊件及热轧型材加热到A3以上20 3(C ,保温一定时间,然后随炉冷至500600。C出炉空 冷的热处理工艺。其目的是细化晶粒、降低硬度、改善切削 加工性能和消除内应力。15球化退火将过共析钢或合金工具钢的工件加热到Ad以上20-30。 保温一定时间,然后随炉冷至500左右出炉空冷(普通球 化退火)或冷至Arl以下20等温一定时间后在冷至500 C左右出炉空冷(等温球化退火),获得粒状珠光体的一种 退火工艺。其目的是降低硬度、均匀组织、改善切削性能, 为淬火作组织准备。16扩散退火对于含有枝晶偏析等化学成分不
5、均匀的重要或合金钢铸锭或 铸件,为达到化学成分的均匀化,可将其加热到心3或以上 150300。(:,经长时间保温后随炉缓冷的一种退火工艺。由 于扩散退火需要在高温下长时间加热,因此奥氏体晶粒十分 粗大,为此,必须再进行一次完全退火或正火来重新细化晶 粒,消除过热缺陷。17再结晶退火 冷变形后的金属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保持适当的时间, 使变形晶粒重新转变为均匀 的等轴颗粒,这种热处理工艺称 为再结晶退火。18去应力退火为消除因变形加工及铸造、焊接过程中引起的残余内应力, 以提高工件的尺寸稳定性,防止变形和开裂,将工件随炉缓 慢加热至500600oCz经一段时间保温后,随炉缓慢冷却 至3002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属 热处理 常见 名词解释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