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整理(名解、简答、论述).docx
《诊断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整理(名解、简答、论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诊断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整理(名解、简答、论述).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诊断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整理(名解、简答、论述)一、名词解释(1)心电图1 .逆行P波:P波在n、III、aVF导联倒置,aVR导联直立。2 .实性P波:P波在I、II、aVF、V4V6导联直立,在aVR导联倒置。3 .文氏现象:出现于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P波规律出现,PR间期逐渐延长,直到P波下传受阻,脱漏1个QRS波群,PR间期又趋缩短,之后又逐渐延长,如此周而复始出现,称文氏现象。4 .病理性Q波:宽度超过0.04秒,深度超过同导联R波的1/4的Q波,称病理性Q波。5 .实性心律:凡起源于窦房结的心律,称为窦性心律,特点为P波规律出现。症状:1心源性哮喘:急性左心衰竭时,常可出现夜
2、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表现为夜间睡眠中突感胸闷气急,被迫坐起,惊恐不安。轻者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后症状逐渐减轻、消失,重者可见端坐呼吸、面色发细、大汗、咳浆液性粉红色泡沫痰,有哮鸣音,两肺底有较多湿性啰音,心率加快,可有奔马律。2 .柏油样便:上消化道或小肠出血使粪便呈黑色,由于附有粘液而发亮,类似柏油,故称为柏油便。3 .呼吸困难:是指病人主观感受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为呼吸运动用力,严重时出现张口呼吸、鼻翼扇动、端坐呼吸,甚至面色发绢、呼吸辅助肌参与呼吸运动,并且可有呼吸频率、深度、节律的改变。4 .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在39C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
3、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5 .稽留热:是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C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3)查体:1 .病理反射:指锥体束病损时,大脑失去了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作用而出现的异常反射。2 .蛙腹:腹腔内有大量积液,患者平卧位时腹壁松弛,液体下沉于腹腔两侧致侧腹壁明显膨出,腹部外形呈扁而宽,称蛙腹。3 .震颤:为触诊时手掌尺侧(小鱼际)或手指指腹感到一种细小震动感,与在猫喉部摸到的呼吸震颤类似,又称猫喘。4 .啰音:是呼音吸以外的附加音,该音正常情况下并不存在,故非呼吸音的改变。5 .奔马律:系一种额外心音发生在舒张期的第三心音,由于同时
4、常存在的心率增快,额外心音与原有的SI、S2组成类似马奔跑时的蹄声,故称奔马律。6 .梨型心:肺动脉高压时,左房增大,心腰消失,似梨形,称梨型心,常见于二尖瓣狭窄。7 .靴型心:左室增大,心腰加深,似靴形,称靴型心,常见于主动脉瓣闭合不全。8 .杂音:是指除心音与额外心音外,在心脏收缩或舒张期发现的异常声音。9 .颈静脉怒张:右心衰竭、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以及胸腔、腹腔压力增加等情况时,颈静脉压升高,表现为颈静脉充盈、怒张或搏动。10 .板状腹:腹膜受刺激而引起腹肌痉挛,腹壁常有明显紧张,甚至强直硬如木板,称板状腹。11 .巨脾:脾肿大超过脐水平线或前正中线为高度肿大,
5、即巨脾。12 .杵状指:亦称鼓梅指,表现为手指或足趾末端增生、肥厚、呈杵状膨大。其特点为末端指(趾)节明显增宽增厚,指(趾)甲从根部到末端呈拱形隆起,使指(趾)端背面的皮肤与指(趾)甲所构成的基底角等于或大于180o(4)化验:1 .核左移:外周血的杆状核细胞的百分率增多超过5%,称为核左移。最常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2 .贫血:人体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含量等明显低于正常值时,叫贫血。3 .蛋白尿:蛋白质浓度大于IOOmg/1或15Omg24h,且蛋白质定性检查呈阳性的尿液,称为蛋白尿。4 .管型:是蛋白质、细胞及其崩解产物在肾小管、集合管内凝固而成的圆柱形蛋白聚体,是尿沉渣中最有诊断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诊断 学期末 复习 重点 知识 整理 简答 论述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