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人员筛选标准.docx
《股权激励人员筛选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股权激励人员筛选标准.docx(1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股权激励人员筛选标准股权激励,激励的是企业的核心骨干人员。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规定:激励对象可以包括上市公司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或者核心业务人员,以及公司认为应当激励的对公司经营业绩和未来发展有直接影响的其他员工。在制定股权激励方案的过程中,企业需要识别哪些是核心人员,只有对核心人员激励,有的放矢,才能促进企业业绩的增长。根据实践经验,要选拔核心人员,通常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通过多重标准的组合应用,制定出一套符合企业实际的股权激励准入机制,帮助企业选择激励对象的同时,也明确了潜在激励人员的努力方向。O1职级使用频率:职级是最常见的选拔标准,最适合大范围筛选激励对象。员工的贡献
2、、个人能力、业绩表现通常是跟职级挂钩的,所以用职级可以快速判断激励对象,也容易让激励对象接受。在管理过程中,企业需要按时管理职级,及时根据绩效考核、人才盘点结果调整员工职级,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职级标准适合初具规模的企业,如果在起步阶段,还没有成型的职级体系,就需要采用其他选拔标准。02司龄使用频率:司龄是另一个常用的选拔条件,司龄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以及历史贡献。因为司龄具有透明的特点,是最容易为激励对象接受的条件。企业可以根据员工的平均司龄来划分司龄区间,结合职级制定有效的选拔标准,示例如下:03能力员工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判断标准,高层管理者可以在工作过程中识别高潜
3、力人才,发掘能力较强的核心员工,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并把他们纳入到股权激励的范围内,通过股权激励保留核心人才。企业也可以选择在每年的人才盘点中对员工进行360。评估,充分了解核心人才的能力,再作出决策。能力标准也经常运用在企业发展初期,在管理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缺少量化员工评价标准,企业更适合对员工的能力、态度进行定性评价,以此决定股权激励的范围。04岗位价值使用频率:岗位价值是职级的替代选拔标准,更加适用于初期企业。在人员规模逐步增加,并且企业还没形成职级体系时,可以通过岗位价值评估的方式来判断目标激励对象。需要注意的是,企业早期不宜做复杂的岗位评估,可以简化评估模型,选择适合企业特点的评估要
4、素,例如对研发型企业着重评估岗位所需的工作经验、专业知识,对传统企业强调评估决策层级、管理幅度。通过管理层共同评估、探讨,找到适合的激励对象。05绩效使用频率:绩效标准通常是作为否决指标采用的。如某些职级、司龄符合激励标准的员工,但近期绩效表现不好,需要暂缓激励,适合先观察一段时间,在下次股权激励中再选拔成为激励对象。绩效是个量化指标,可实践中运用并不常见,主要是由于企业的绩效考核结果不够公允,只适合作为其它选拔标准的参考。06历史贡献使用频率:历史贡献标准适合一些特殊情景,例如激励对象不在企业任职,以兼职或技术顾问的形式为企业提供服务,同时企业需要长期绑定他们。有鉴于外部顾问对企业做出的持续
5、贡献,可以把他们选拔成为激励对象,根据贡献成适量授予股权。定人员:如何确定股权激励对象股权激励对象的选择是股权激励计划中至关重要的环节,选择最合适的激励对象才能够确保股权激励的效果,让有能力的人获得股权,这不仅能起到吸引人才,留住优秀人员,还能起到筑巢引凤的作用,吸引更多外来的优秀人才。那么,企业该如何确定股权激励的对象呢?一、所有员工都在股权激励范畴吗?股权激励计划是用于激励企业核心人才的手段与工具,其门槛较高,属于稀缺品,因此,并非所有的员工都能够享受到股权激励这一福利。O1股权激励的范畴部分董事:在公司领取董事酬金的董事会成员可成为激励对象;高管人员:企业高管人员是核心对象,例如:财务总
6、监、研发总监;核心骨干:核心骨干是主要对象,包括研发骨干、销售人才等;突出贡献员工:由董事会和股东大会提名的卓越贡献人员。02股权激励的定人三层面核心层:如果把企业比作是一栋高楼,核心层就是顶梁柱。根据二八原则,这20%的人为企业创造了80%的利润,因此,股权激励对象主要由核心层产生。骨干层:骨干层掌握企业中最核心的技术或者是资源,例如管理理念、生产技术、营销资源或者是研发技术,因此骨干层是股权激励的重点。操作层:操作层的工作技术含量不高,对企业的贡献相对较低。为了鼓舞一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工作业绩突出的员工也是激励对象之一。综上,针对股权激励的定人三层面可以总结出,企业需要从不同层面来选择激
7、励对象。一般而言,核心层是股权激励的主要对象;骨干层是属于股权激励的重点;操作层是激励对象的储备库。二、激励对象的数量如何确定?股权激励对象的数量对于股权激励效果有直接的影响,若激励对象数量过多,会动摇企业的绝对控股权;若激励对象数量过少,则会达不到提升工作效率的效果。那激励对象的数量该如何确定呢?图和图12所示分别为根据岗位级别和行业数量来确定激励对象数量。图1-1岗位级别岗位级别职位设置激励对象数量的比例决策层10董事会2%9总经理/副总经理2%8董事会秘书/总经理助理1%中级管理层7技术总监/人事总监/财务总监5%6企划主管/市场主管/客服主管5%5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3%核心骨干层4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股权 激励 人员 筛选 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