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探究类及定量分析类综合实验.docx
《第4讲探究类及定量分析类综合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讲探究类及定量分析类综合实验.docx(3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第4讲探究类及定量分析类综合实验【考情分析】探究类实验主要探究物质分解的产物和物质的性质;设计并完成实验报告包括补充实验步骤或实验步骤的排序、选择试剂和现象的描述等;定量实验是将化学实验与化学计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测定物质化学组成与含量的探究性实验,都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常考题型。如2019.北京理综28,2018.课标全国28,2018.课标全国I26,2()17全国卷28等,此类题设计实验目的性、实用性强,能给予学生较大的创造空间,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I多元命题突破全面解读重难考向一原理、性质探究类综合实验命题素材1.性质原理探究命题角度类型思考方向酸性强弱比较
2、可通过强酸制弱酸、对应盐溶液的碱性、同浓度溶液导电能力或PH等方法来比较金属性强弱比较可通过与水或酸反应置换氢的能力、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置换反应、原电池的正负极、电解池中阴极阳离子的放电顺序等方法来比较非金属性强弱比较可通过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与H2化合的难易程度、相互之间的置换、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等方法来比较弱酸酸式盐的电离程度与水解程度比较可通过测定溶液的酸碱性的方法来比较KSP的大小比较(以Age1、AgI为例)向少量的AgNo3溶液中滴加NaC1溶液至不再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K1溶液产生黄色沉淀;向浓度均为0.1mo11_1的NaCkN
3、aI混合溶液中滴加0.1mo1IAgN3溶液先产生黄色沉淀一元酸、二元酸判断可用NaOH溶液进行中和滴定测定消耗V(NaoH)来确定羟基的数目判断可通过取一定量试剂与足量Na反应测定放出氢气的量来确定竣基的数目判断可通过取一定量试剂与足量NaHCo3反应测定放出CO2的量来确定2.性质原理探究注意事项(1)实验操作的原因、目的、作用的答题要点答题要素明确实验目的:做什么明确操作目的:为什么这样做明确结论:这样做会有什么结果?理由是什么得分点及关键词操作: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作用:须有明确的结论、判断、理由(2)实验现象的准确、全面描述答题要素现象描述要全面:看到的、听到的、触摸到的、闻
4、到的现象描述要准确:如A试管中B处有按“现象+结论”格式描述,忌现象结论不分、由理论推现象、指出具体生成物的名称得分点及关键词溶液中:颜色由变成,液面上升或下降(形成液面差),溶液变浑浊,生成(产生)沉淀,溶液发生倒吸,产生大量气泡(或有气体从溶液中逸出),有液体溢出等固体:表面产生大量气泡,逐渐溶解,体积逐渐变小,颜色由变成等气体:生成色(味)气体,气体由色变成色,先变后(加深、变浅、褪色)等(3)试剂的作用的答题模板答题要素试剂的作用是什么?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得分点及作用类:“除去”“防止”“抑制”“使”等,回答要关键词准确作用一目的类:“作用”是“”,“目的”是“”,回答要准确全面【典例
5、11以Na2SO3溶液和不同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作为实验对象,探究盐的性质和盐溶液间反应的多样性。实验试剂现象滴管试管I2m10.2mo111Na2SO3溶液饱和Ag2S4溶液I.产生白色沉淀0.2mo11,CuSO4溶液II.溶液变绿,继续滴加产生棕黄色沉淀0.1mo11,AI2(SO4)3溶液H1开始无明显变化,继续滴加产生白色沉淀经检验,现象I中的白色沉淀是Ag2SO30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1:(2)经检验,现象H的棕黄色沉淀中不含SOU,含有CiT、C/+和S03,已知:Cu+检脸酸CU+CM+,C/+CuiI(白色)+12。用稀H2SO4证实沉淀中含有Cir的实验现象是通过下列实验证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探究 定量分析 综合 实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