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两个结合学习体会发言.docx
《社科两个结合学习体会发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科两个结合学习体会发言.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社科两个结合学习体会发言*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是我们党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经验总结,也是我们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然选择。一、“第二个结合”的前提:“彼此契合”我们党在思想理论上有两个老祖宗,一个是马克思主义,一个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前者是“魂脉”,后者是“根脉二从历史上看,作为一种较为早熟的文化形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许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了中华文
2、明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中华文明为世界贡献了璀璨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众多的学说中脱颖而出绝非偶然,因为它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很多契合之处。党的*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J在天下观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追求“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J马克思主义把共产主义社会作为人类社会的理想蓝图:“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社会观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比如:孟子提出“民贵君轻”,孔子主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二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在道德观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
4、情怀。马克思主义批判资本主义制度鼓励人们不择手段地去满足个人私欲,主张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使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相适应。在宇宙观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马克思主义同样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J正是因为二者彼此契合,马克思主义才能够在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沃土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二、“第二个结合”的结果:“互相成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彼此契合,这是实现“结合”的前提。但这种“结合”并非“二水中分白鹭洲”的平行式前进,而是不断以化学反应的方式“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科 两个 结合 学习体会 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