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异常的七种类型和处理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异常的七种类型和处理方法.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一、何谓异常1 .违反正常的状况2 .在规范、规定上未明确定义3 .从前从未见过的现象及状况二、制定异常处理流程的必要性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可稳定生产,保证产品在管制条件下生产;通过适当的预防成本,减少品质失败成本。对车间异常事件的准确分类是异常事件预警和管理的前提,只有将它们细化到各个生产环节及不同的具体类型并形成标准,才具有可操作性。企业性质或生产类型不同,分类会有所不同,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判断标准的科学性决定了异常原因分析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下面根据中小型制造企业生产异常形成的原因将生产异常分为以下七种类型和七种处理方法。1 .人为因素导致的异常处理进行岗位操作培训是预防人为因素导致生产异常
2、的最基本解决方法之一。特别是对于新员工,培训不合格者严禁上岗。要求员工熟练掌握并严格遵守本岗位的作业要领或生产作业操作规程,加强生产过程控制。建立有效沟通机制是快速找出生产异常发生原因的关键措施之一。不论是否发生生产异常现象,企业管理者都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态度,建立一个长效沟通机制。有则修正,无则加勉,积极应对。对操作人员实行权限分级与岗位分级管理,不同权限的人员操作不同的内容,不同岗位的人员操作不同岗位内容,减少工作任务的交叉和重叠,实施“定岗、定编、定人、定责”规范人员管理,减少因人的因素导致的异常问题。2 .生产设备异常处理建立生产设备每日点检制度,加强生产设备预防性维修管理。即在设备
3、出故障以前防止其问题的出现,定期检测关键设备。班前进行设备常规检查,坚持产品首件检验制度,核实生产设备性能的可靠性、稳定性和精准度。在生产过程中尽量采用工装、夹具等定位装置,以减少或消除因人工随意操作所引起的操作误差和失误。3 .生产原材料异常处理加强原材料的进厂检验和使用前核对工作,确保每道工序使用物料的正确性。生产计划下达后,相关人员需要立即确认物料状况,查验物料有无短缺,即物料库存数量是否满足生产,进行动态的跟踪和反馈,避免异常的发生。如果断料,可安排操作人员做加工前准备工作、工位5S、设备保养或其它零星工作,也可安排教育培训、放假等,或与生产管理部门协调做计划变更,安排生产其他产品。4
4、 .生产工艺方法异常处理避免操作方法异常的发生,最首要的任务便是标准作业指导书的制定及实施,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技术参数,保证产品加工质量。保持工装和夹具的精度,并定期检测和维护。加强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的过程控制。严肃工艺纪律,检查和监督员工是否真正贯彻执行生产操作规程,杜绝私自更改工艺和图纸。当工艺异常发生后,迅速通知品管、生技或研发等部门,立即采取应对措施。5 .产品品质异常处理对生产难度大、不良品较多以及特殊要求的产品,应在生产前做好重点规划,异常发生时,迅速用警示灯、电话或其他有效方式迅速通知品管部及相关部门,减少和杜绝异常的发生。加强产品首检、自检、抽检和互检,根据产品的质量要求及复杂程
5、度适当增加专检频次。加强质检人员的质量否决权,管理人员随时巡检,产品销售出库时严格进行检验,杜绝不合格品入库、出厂。生产部协助品管、责任部门一起研究对策,配合临时对策的实施,以确保生产任务的完成。做好后续的记录,运用QC工具(如柏拉图、因果分析图、直方图等)进行统计分析,积极寻找根治异常的方法。6 .生产计划的异常处理根据市场发展的趋势,在制定生产计划时要具有一定弹性,以便出现异常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迅速合理的调整计划;安排因计划调整而遗留的产品、半成品、原材料的盘点、入库、清退等处理工作;安排人员以最快速度做好计划更换的物料、设备等准备工作。7 .其它异常的处理对于财务、市场、政策、新产品研发初期技术不成熟和工艺不完善等因素导致的生产异常,除采取迅速应对措施外,应根据具体工序要求改善危险的操作、困难的操作以及重要工序的操作,营造声音、振动、温度、照明等方面均良好的操作环境。通过操作环境的改变,让员工感觉更加安全、可以安心工作,从而有效提高员工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通过推进5S,加强目视化和看板管理,使车间现场更加一目了然;通过合理化提案,加强一线员工的防范意识,使异常情况提前暴露,及时预防,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