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吸入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docx
《氧气吸入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氧气吸入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时间2023-9-4地点护办主讲人B类型法律法规口制度职责口专业技术EI其他:学习内容氧气吸入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氧气吸入时利用吸氧装置为缺氧的患者提供氧气的方法。适用于各种原因造成机体缺氧的患者,通过给氧可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动脉血氧含量,从而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一、无效吸氧【临床表现】1病人自感空气不足、呼吸费力、胸闷、烦躁、不能平卧。2 .呼吸急促,胸闷,缺氧症状无改善,氧分压下降,口唇及指(趾)甲3 .床紫缙、鼻翼煽动等。4 .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均发生改变。【预防措施】1 .检查氧气装置、供氧压力、管道连接是否漏气。2 .吸氧前检查吸氧管的通畅性,将吸氧
2、管放入冷开水内,了解气泡溢出情况。吸氧管要妥善固定,避免脱落、移位。在吸氧过程中随时检查吸氧导管有无堵塞,尤其对使用鼻导管吸氧者,鼻导管容易被分泌物堵塞。3 .遵医嘱或根据病人的病情调节吸氧流量。【处理措施】1对气管切开的病人,采用气管套管供给氧气。2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分泌物较多的病人,宜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3 .吸氧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缺氧症状有无改善,定时监测病人的血氧饱和度。4 .一旦出现无效吸氧,立即查找原因,恢复有效的氧气供给。二、气道粘膜干燥【临床表现】1 .出现呼吸道刺激症状,刺激性咳嗽。2 .无痰或痰液黏稠,不易咳出。3 .部分病人有鼻帆或痰中带血。【预
3、防措施】1 .及时补充氧气湿化瓶内的湿化液。2 .根据病人缺氧情况调节氧流量,轻度缺氧1-21min,中度缺氧2-41min,重度缺氧4-61min,小儿1-21mino吸氧浓度控制在45%以下。【处理措施】1对有张口呼吸习惯的病人,做好解释工作,争取其配合改用鼻腔呼吸;对病情严重者,可用湿纱布覆盖口腔,定时更换。3 .加温加湿吸氧装置能防止气道黏膜干燥。4 .对于气道黏膜干燥者,给予超声雾化吸入。三、氧中毒【临床表现】氧中毒的特点是肺实质改变,如肺泡壁增厚、出血。一般情况下连续吸纯氧6小时后,病人即可有胸骨后灼热感、咳嗽、恶心、呕吐、烦躁不安、面色苍白、胸痛,吸氧24小时后,肺活量可减少;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氧气 吸入 技术 操作 并发症 预防 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