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docx
《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公路桥梁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行车安全和畅通。为了加强桥梁养护管理工作,保持桥梁完好工作状态并延长其使用寿命,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XXXXX应加强对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的领导。XXXX机构都要设置专职(或兼职)桥梁养护工程师(或技术员)一人,保持桥梁养护技术人员的相对稳定,经常监督检查桥梁的养护管理情况。第三条各级桥梁养护工程师应认真执行公路养护技术规范有关桥梁检查、养护的标准和规定,切实掌握桥梁的技术状况,保障桥梁正常使用。第四条本制度适用于农村公路的桥梁养护工作。第二章桥梁养护分级负责制度第五条桥梁养护实行二级负责制:1. XXXXX管理机构设专职
2、桥梁养护工程师。2. XXXXX设专职桥梁养护工程师,负责全州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第六条县级专职桥梁养护工程师职责:1 .主持桥梁的经常性检查,并详尽记录检查结果。2 .根据经常性检查结果,负责向上一级专职桥梁养护工程师和XXXX报告三类以上桥梁的病害状况。3 .负责主持辖区内桥梁小修保养和抗灾抢险工作,考核桥梁养护质量,及时上报辖区的桥梁受自然灾害和其他因素损坏的情况。并根据上级审定的超重车辆通过桥梁方案,组织和指导超重车辆通过,其后详细检查有无破损,同时记录在案。4 .提出辖区内桥梁小修保养年度工作计划。5 .参与辖区内桥梁养护大、中修、改善工程的竣工验收。6 .协助上一级专职桥梁养护工程师
3、作定期检查。第七条XXX专职桥梁养护工程师职责:1 .制定、安排桥梁年度定期检查计划,组织实施辖区内桥梁养护的定期检查,以及桥梁受各种自然灾害、人为损害情况的检查,并按规定提出检查报告。2 .根据上述检查结果,提出桥梁养护、维修、改善方案和对策措施。3 .向上级专职桥梁养护主管工程师提出年度需作特殊检查桥梁的申请报告,说明需要检查的部位和原因,供工程师审定。4 .提出辖区内桥梁养护大、中修、改善工程项目年度计划。5 .负责桥梁养护大、中修工程计划的落实和工程施工的监督,检查和质量控制。6 .组织桥梁大、中修,改善工程的中间检查和竣工验收。7 .参与辖区内桥梁新、改建工程的竣工验收。8 .审核辖
4、区内桥梁小修保养年度计划。9 .监督、检查县级公路管理机构的桥梁小修保养工作情况。10 .协助实施辖区内桥梁的特殊检查工作。11 .负责辖区内桥梁技术档案的补充、完善和保密工作,定期对辖区内桥梁技术状况作出综合评价与分析。第三章桥梁检查制度第八条桥梁检查分经常性检查、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第九条经常性检查以直接目测为主,配合简单工具量测,一般可和桥梁的小修保养工作结合进行,每月至少进行一次。第十条经常性检查的项目和内容:12 桥面是否平整,有无损坏;2,桥面泄水管是否损坏、堵塞;3 .桥面是否清洁,有无杂物堆积,杂草生长、蔓延;4 .栏杆扶手、引道护栏是否断裂、撞坏、锈蚀;5 .伸缩缝是否填塞、
5、破损、失效;6 .锥坡、翼墙有无开裂、坍塌、沉陷;7 .交通信号、标志、照明设施是否完好;8 .其他显而易见的损坏(病害)。第十一条经常检查要如实记录,填写”经常性检查记录表”。当存在有三类桥梁技术状况的病害时、应向上一级专职桥梁养护工程师提出定期检查计划报告。第十二条定期检查以目测结合仪器检查为主,对桥梁各部分进行详细检查,一般安排在有利于检查的气候条件下进行。第十三条定期检查的时间根据桥梁的不同情况规定为:1 .新建桥梁竣工接养一年后;2 .一般桥梁检查周期为三年,也可视桥梁具体技术状况每一至五年检查一次,非永久性桥梁每年检查一次。3 .根据下级桥梁养护工程师的报告,病害在三类以上的桥梁,
6、应安排定期检查。第十四条专职桥梁养护工程师在每次实施定期检查前,要认真查阅所检查桥梁的技术资料以及上次定期检查报告,以便有充分的准备和做对比分析。第十五条桥梁定期检查应按规范程序进行,检查的项目和内容有:1桥面铺装:是否有坑槽、开裂、车辙、松散、不平、桥头跳车现象等;2 .人行道、栏杆:人行道有无开裂、断裂、缺损;栏杆是否松动、撞坏、锈蚀和变形等;3 .伸缩缝:是否破损、结构脱落、淤塞、填料凹凸,跳车、漏水等;4 .排水设施(防水层):桥面横坡、纵坡是否顺适,有无积水;泄水管有无损坏、堵塞、泄水能力情况;防水层是否工作正常,有无渗水现象等。5 .上部结构:(1)梁式结构:主梁支点、跨中、变截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桥梁 养护 管理工作 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