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型肺癌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及分期.docx
《中央型肺癌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及分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型肺癌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及分期.docx(1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中央型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及分期1 .概述:肺癌是原发于支气管上皮、腺上皮或肺泡上皮的恶性肿瘤,也是肺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好发于50-60岁,男性多于女性;早期多无症状;晚期出现咯血、刺激性咳嗽、气喘及痰中带血根据发生部位分为中央型、周围型和弥漫型。2 .中央型肺癌:中央型肺癌指发生于肺段或肺段以上支气管的肺癌;占所有肺癌的60%-70%;病理类型:主要为鳞癌、小细胞癌、大细胞癌及类癌,少数为腺癌;生长方式:管内型、管壁型、管外型;三阻征象:肿瘤的生长使支气管狭窄或阻塞,引起阻塞性肺气肿、阻塞性肺炎及阻塞性肺不张。3 .生长方式:管内型:肿瘤在支气管腔内生长,呈息肉状或丘状附着于支气管壁上;管壁
2、型:肿瘤沿支气管壁内浸润生长,使管壁不同程度增厚,管腔狭窄或阻塞;管外型:肿瘤穿破支气管外膜形成支气管周围肿块,支气管不同程度狭窄。4.X线-直接征象早期:可无异常表现,或有肺门轻度增大或结构模糊;进展期:病侧肺门高密度肿块影,边缘清楚;肺门肿块可为原发灶与肺门转移淋巴结的融合影。5. X线-间接征象肿瘤的生长使支气管狭窄或阻塞一阻塞性改变:阻塞性肺气肿:可最早出现;阻塞性肺炎:不易吸收或短期易复发;阻塞性肺不张:反“S”征或横“S”征;阻塞性支气管扩张:支气管黏6. CT-直接征象(支气管改变)病变段支气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截断;腔内结节型:向管腔内突入的软组织影;管腔环状狭窄型:管壁不规则
3、增厚,管腔环形狭窄或管状狭窄;偏心狭窄截断型:管腔逐渐变细至完全闭塞(鼠尾征)或突然截断(断端呈锥形、平直或杯口状)。7. CT-直接征象(肺门肿块)癌组织突破支气管壁生长,侵犯肺实质,形成肿块;进展期中央型肺癌最直接、重要的影像表现;平扫表现为肺门软组织肿块影,外缘光滑或有浅分叶;增强呈轻-中度延迟强化(支气管动脉供血),增强后CT值增加20Hu以上,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98%,特异性73%o肺门肿块也可为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融合形成。8.CT-间接征象(阻塞性改变)阻塞性肺气肿:肺叶范围的密度减低区,此征象常不易发现。阻塞性肺炎:小片状肺段或肺叶实变影,肺体积常缩小。阻塞性肺不张:肺门部有肿块
4、影突出肺不张的外缘。增强扫描可见肺不张内的肿块轮廓,且可显示黏液支气管征。阻塞性支气管扩张:为柱状或带状高密度的手套征影。9. CT-间接征象(血管改变)周围血管移位;周围血管侵蚀征:肿瘤侵犯肺动脉致局限性变细、狭窄;癌肿与肺动脉的空间关系:手握球征、枯树枝征、残根征;中央型肺癌也可以侵犯肺静脉、上腔静脉及左心房等。10. IASLC第八版TNM分期T分期:TX:未发现原发肿瘤,或者通过痰细胞学或支气管灌洗发现癌细胞,但影像学及支气管镜无法发现;TO:无原发肿瘤的证据;Tis:原位癌;T1:肿瘤最大径W3cm,周围包绕肺组织及脏层胸膜,支气管镜见肿瘤侵及叶支气管,未侵及主支气管;T1a:肿瘤最
5、大径W1cm; T1b:肿瘤最大径1 cm,忘2的汀化:肿瘤最大径2W,W3cm; T2:肿瘤最大径3cm, W5cm;侵犯主支气管(不常见的表浅扩散型肿瘤,不论体积大小,侵犯限于支气管壁时,虽可能侵犯主支气管,仍为T1),但未侵及隆突;侵及脏层胸膜;有阻寒性肺炎或肺不张,一直延伸到肺门。符合以上任何一个条件即归为T2;T2a:肿瘤最大径3cm,W4cm; T2b:肿瘤最大径4cm, W5cm; T3:肿瘤最大径5cm, W7cm;直接侵犯以下任何一个器官,包括:胸壁(包含肺上沟瘤)、膈神经、心包;同一肺叶出现孤立性癌结节。符合以上任何一个条件即归为T3; T4:肿瘤最大径7cm;无论大小,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央 肺癌 影像 诊断 鉴别 分期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