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留守经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困扰与积极心理学调适.docx
《有留守经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困扰与积极心理学调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留守经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困扰与积极心理学调适.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有留守经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困扰与积极心理学调适摘要留守经历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有着重要影响,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比没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表现出更多困扰,制约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积极心理学关注积极的主观体验、人格特质和社会环境,为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域。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路径有:培养积极认知才势屈个性优良品质提升交往技能,增进积极的情绪体验;建立家校联合,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关爱体系建设,保障和谐人际关系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有留守经历大学生;人际关系;一、问题提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及其他各方面的飞速发展,但区域发展不平衡,东、
2、中、西部发展水平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在那些自然条件较差,土地资源贫乏,工业基础薄弱的地区许多农民、城镇居民生活相对困难。他们为了改善贫困落后的生活状态,满足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大量的青壮年不得不离乡背井,远走他乡去比较发达的地区打工挣钱养家。而他们的孩子或被留在家里,和老人一起生活,或被寄养在亲戚家里,由亲戚代管,成为留守儿童。随着这些留守儿童长大升学,陆续进入大学校园,在高校就出现了这样一个数量较大的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群体。从广义上讲,不论是生活在农村还是城市,父母是单方还是双方外出务工,只要有过留守经历的大学生都可以被称为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这一群体进入大学校园后,他们在心理健康、环境适应、
3、人际交往等方面都表现出了各类特点,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基于前人研究基础上,根据研究实际情况,将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界定为18周岁之前,父母至少一方在外务工,留守时间一年及以上的在校大学生。有研究表明,留守经历会因为青少年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健全的家庭而导致人格、情绪、行为等方面的障碍。他们留守的时间越长、与父母联系的频次越少,成年以后抑郁、焦虑水平越高,自尊水平越低,人际交往困扰越多,但较少采用积极应对方式。如何促进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更好地融入大学学习生活提升其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其积极应对人际交往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本文研究的着眼点和出发点。产生于20世纪末的积极心理学着眼
4、于研究三个相关的话题:积极的主观体验(快乐、愉悦、满意、实现感)、积极的个人特质(性格优点、天赋、兴趣、价值观)及积极的社会关系(家庭、学校、单位、社交圈、社会圈积极心理学关注的这三个话题为培养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其关注点内在契合了有留守经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建立积极认知、获得愉悦体验到内化个体行为的培养过程。二、有留守经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困扰特点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社会环境、家庭教养情况及个体心理发展等因素影响,在人际交往中,人际安全感、人际认知、情绪控制及技巧掌握等方面比没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表现出更多的困扰。(一)认知偏差带来的人际困扰在人际
5、交往中容易出现各类认知偏差,诸如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光环效应、社会定势等,这些认知偏差容易给日常生活中人们的人际交往带来各种困扰。从社会认知角度而言,社会认知主体(大学生)的原有经验、价值观念、情感状态、认知偏见和文化背景等因素都会影响社会认知的内容与过程。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受家庭教育、出生背景、知识学习等方面的影响,在人际认知过程中更容易出现偏差现象,如自卑、消极、冷漠等。曾有学者提出,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自幼离开父母,缺乏持续稳定的亲子关系,易表现出胆小退缩,不愿与人交往,不够自信,自我否定等认知偏差。这必然给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带来各种困扰。(二)心理发展带来的人际困扰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
6、格发展八阶段论认为,人格发展每一阶段都有殊矛盾或危机同时都有积极和消极的解决方法。积极的解决方法有助于自我加强并形成比较好的适应能力;而消极的解决方法则削弱了自我,阻碍了适应能力的形成。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前,长期的留守经历必然导致其在人格发展过程中应对心理社会危机时受到影响,如果自身能积极应对,则能顺利度过成长危机,反之,则会出现停滞或倒退的危险。曾有学者提出,有留守经历的农村大学生中,近80%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而抑郁、焦虑及消极应对方式与人际关系呈正相关,对人际关系有着较高的解释力和预测作用。(三)支持网络不足带来的社交焦虑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需要得到来自他人、家庭、社会的关怀与帮
7、扶,这些由各种因素构成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于每个人的系统网络,被称为人的社会支持网络,或社会支持系统。这种网络是人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外界环境要素,是从自然人逐步发展为社会人的必备条件。所谓留守,即是因为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没有在身边陪伴、关爱、帮扶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必然导致个体在成长过程中社会支持网络的缺失或不足。这种不足或缺损既表现在生活中的陪伴、关爱与帮扶,也会由外及里,使个体在心理慰藉与相互扶持方面受到影响。有研究表明,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心理安全感方面低于没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而在社交焦虑方面却又高于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作者在自然观察和个别访谈中也发现,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
8、他们在与人交往中更容易表现出不自信、安全感差,特别在与异性交往中,容易表现出包容性差,控制欲较强等特点。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对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理论诠释大学生人际交往中总会受到个体认知、主观体验、外在环境等主客因素的影响,这与积极心理学关注的主要内容存在着内在逻辑的统一。(一)人际认知:积极乐观的自我定位积极心理学研究积极思维,属于认知心理学范畴,包括了积极(乐观)和希望(期待)。积极思维影响着我们的解释风格及自我实现。有研究表明,乐观与否与积极心境和良好的士气相联系,与坚持和有效解决问题相联系,与受欢迎程度、良好健康等方面相联系。而乐观和期待与我们认知风格和成长经历、环境有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留守 经历 大学生 人际交往 困扰 积极 心理学 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