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抗肿瘤新药临床试验60年发展历程和主要成果(1960—2020).docx
《最新:中国抗肿瘤新药临床试验60年发展历程和主要成果(1960—202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国抗肿瘤新药临床试验60年发展历程和主要成果(1960—2020).docx(2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最新:中国抗肿瘤新药临床试验60年发展历程和主要成果(1960-2023)摘要内科肿瘤学是以药物治疗为特征的学科,不断研发高效、低不良反应的抗肿瘤新药是发展肿瘤内科治疗的前提。临床试验是新药从研发到应用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决定着药物研发的成败。中国抗肿瘤新药临床试验开始于1960年,2008年以来发展迅速。在国家政策引导和激励下,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中国抗肿瘤新药研发已经从仿制向原始创新转变。中国自主研发的抗肿瘤新药得到国际上的广泛认可,越来越多的国产抗肿瘤新药上市,造福了中国恶性肿瘤患者。文章回顾了I9602023年中国抗肿瘤新药临床试验的发展历程以及60年间取得的主要成果。深入了解历史将有助
2、于我们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时牢记使命、掌握方向,取得更大成果。【关键词】肿瘤;新药;临床试验;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临床肿瘤学是一门从事肿瘤防治研究的学科。近百年来,随着肿瘤发病率的逐渐升高,肿瘤成为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多发病、常见病。随着肿瘤学科迅速发展,临床肿瘤学是当前受到广泛关注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内科肿瘤学是临床肿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肿瘤内科是以内科肿瘤学为基础、以药物治疗为特征的学科,不断研发高效、低不良反应的新药是发展肿瘤内科治疗的前提。新药研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中临床试验是新药从研发到应用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决定着药物研发的成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从1960年开始
3、进行抗肿瘤新药临床试验到2023年已经整整60年。中国抗肿瘤新药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从仿制走向创新的发展历程。但是,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抗肿瘤新药的开发成为最富成果的热门课题。深入了解我国抗肿瘤新药临床试验60年来的发展历程,有助于我们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时牢记使命、掌握方向,取得更大成果。一、前言1.中国近代临床肿瘤学的发展:早在古希腊和我国殷代就有关于肿瘤的记载,但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肿瘤却曾一直被认为是罕见病。20世纪60至80年代,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迅速增高,很快就成为威胁人类健康最主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在此期间,各省陆续建立了防治肿瘤的专
4、科医院,但并没有遏制肿瘤发病率继续增高的趋势。G1obocan研究结果显示,2023年中国新发恶曲中瘤病例约456.9万例死亡病例约300.3万例,中国恶性肿瘤新发和死亡病例均居世界首位。我国近代临床肿瘤学的发展以1933年北平协和医院外科成立肿瘤组开始,只有80多年的历史。新中国建国初期,从事这一学科的专家仅有2030位,其中包括放射诊断兼做放射治疗和妇科以镭治疗子宫颈癌的专家,单独从事肿瘤诊疗的寥寥几位。建国第8年,党中央敏锐地觉察到世界各国恶性肿瘤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向,恶性B中瘤防治在卫生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遂将正在筹建的国际医院改成肿瘤专科医院,这就是现在的国家癌症中心,即195
5、8年开院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那时条件十分简陋,几位元老克服各种困难,尽毕生之力发展我国临床肿瘤学事业。CSMTV临床频道时间的记忆中记录了他们的献身精神和杰出贡献。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创建初期,为开展多学科综合治疗,时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顾问的金显宅、院长吴桓兴和书记兼副院长李冰3位领导开展了一项具有历史性意义的论证:什么是我国临床肿瘤学发展的模式?这决定了影响深远、以人为本的多学科综合治疗(简称综合治疗)模式。在3位领导的指导下,肿瘤内科治疗单位化疗组于1959年建立,1965年正式改称内科,这是我国第1个肿瘤内科治疗单位。金显宅是外科肿瘤学专家,吴桓兴是放射肿瘤学专家,李冰是外
6、科医师,他们已经认识到,作为全身治疗手段的内科治疗在肿瘤综合治疗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和发展前景。内科治疗在改革开放40多年来发展迅速。由于分子生物学的显著进步,进入21世纪以来,分子靶向治疗迅猛发展;近年来现代免疫治疗进入临床实践,肿瘤内科治疗成为临床医学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WorIdHeaIthOrganization,WHO)将肿瘤定位为可控慢性疾病,内科治疗更加受到广泛重视。2.抗肿瘤新药发展的历程:1946年AIfredGiIman和FrederickS.Phi1ips总结了B-氯乙胺药物(卤代烷基胺、氮芥)的化学、药理、毒理和动物实验结果,同年国外学者发表了盐酸氮
7、芥治疗淋巴肉瘤和白血病等患者的临床疗效,是近代肿瘤化学药物治疗的里程碑。20世纪50年代末根据一定设想合成的环磷酰胺和氟尿口密嚏进入临床,60年代上市的顺粕和阿霉素,70至80年代上市的紫杉醇和三苯氧胺都是肿瘤化学治疗迅速发展的重要标志。联合化疗策略和用药时机(术前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和同步化放疗等)的进步使得内科治疗成为与手术、放射治疗并列在综合治疗中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进入21世纪,伊马替尼在2001年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FDA)批准治疗BCR-AB1融合基因阳性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002年被批
8、准治疗晚期胃肠间质细胞瘤,是第1个进入临床的小分子靶向治疗的药物,在分子靶向治疗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2002年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1growthfactorreceptor-tyrosinekinaseinhibitor,EGFR-TKI)吉非替尼在日本上市,2004年厄罗替尼在美国上市,被批准用于既往治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11ce111ungcancer,NSC1C)z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开始。临床上常用的药物除了前述作用于细胞膜内、抑制酪氨酸激酶磷酸化的TKIs之外,CD20单抗(利妥昔单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Kumanepider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中国 肿瘤 新药 临床试验 60 发展 历程 主要 成果 1960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