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整理(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招聘考试必备资料).docx
《教育心理学整理(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招聘考试必备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整理(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招聘考试必备资料).docx(2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教化心理学基本学问结构:r教化心理学概述口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化 “习理论“习心理 教学心理 心理健康第一章教化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化心理学的基本内涵一、教化心理学的探讨对象与内容教化心理学是探讨教化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拥有自身独特的探讨课题,即 如何学、如何教以与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化心理学是应专心理学的一种,同时又是教化学和心理 学的交叉学科。教化心理学的详细探讨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而绽开的。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 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老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 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组成。二、教
2、化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一)教学心理学与教化学的关系教化心理学与教化学都涉与教化领域,但探讨的对象与任务不同。教化学探讨的是以教化事实为基 础的教化中的一般问题,目的在于探究和揭示教化活动的规律,服务于教化实践。而教化心理学则主要 探讨教化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并利用现有的心理学规律来指导教化。(二)教化心理学与一般心理学的关系教化心理学与一般心理学是特性与共性的关系,一般心理学是教化心理学的基础,教化心理学是一 般心理学原理在教化这一特定领域的体现。一般心理学探讨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现象与发展规 律,教化心理学则针对教化工作中学生的心理现象与其发展规律,用以指导教化和教学,从而提高教学
3、工作效率。第二节教化心理学的发展进程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头以前)瑞士教化家裴斯泰洛齐第一次提出了 “教化教学的心理学化”的思想。德国教化家与心理学家赫尔 巴特首次提出把教学理论的探讨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而这个科学基础就是心理学。1868年俄国教化家 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化的对象一书,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被誉为“俄罗斯教化 心理学的奠基人”。1877年,俄国教化学和心理学家卡普捷列夫发表了教化心理学一书,这是最早 正式以“教化心理学”命名的著作。1903年,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教化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化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此 后该书扩充为三卷本的教化心理大纲,奠定了教
4、化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化心理学的名称和体 系由此确立,桑代克也因此被称为“教化心理学之父”。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头到50年头末)该时期,学习理论始终是主要的探讨领域。20年头后,行为主义占主导地位,强调心理学的客观性, 重视试验探讨并形成很多派别。这一时期,教化心理学的发展与心理学探讨路途相分别,缺乏独立的理 论体系以与对人的高级心理活动的探讨,内容庞杂,但核心基本显现。1924年,寥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化心理学教科书。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头到70年头末)60年头初,教化心理学的探讨由行为主义转向认知范畴。西方教化心理学起先留意结合教化实际, 为学校教化服务。布鲁纳的课程
5、改革运动,罗杰斯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主见。70年头,奥苏贝尔以认 知心理学的观点系统阐述了有意义学习的条件,而加涅则对人类的学习进行系统分类,这两种学习理论 为教化心理学的成熟奠定了基础。计算机协助教学O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头以后)80年头以后,教化心理学越来越留意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各个理论派别相互吸取,体系愈加完善。 1994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总结了教化心理学80年头以来的成果:一是主动性探讨;二是反思性探 讨;三是合作性探讨;四是社会文化探讨。1981年,冯忠良出版学习心理学和智育心理学。第三节教化心理学的探讨方法常用的探讨方法有以下几种:一、试验法试验法
6、是指依据探讨目的,变更或限制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活动的变更,从而揭示特定 条件与这种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主要包括试验室试验和现场试验。二、视察法所谓视察法,是指在教化过程中探讨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于确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支配地考察 和描述个体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或行为变更,从而收集相关的探讨资料。视察法是教化心理学探讨中采 纳的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三、调查法调查法是通过各种途径间接了解被试心理活动的一种探讨方法。调查法总体上易于进行,但在调查 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被调查者记忆不够精确等缘由使调查结果的牢靠性受到影响。在教化心理学的探讨 中,常用的调查方法有问卷法、访谈法等。四、个案法
7、个案法要求对某个人进行深化而详尽的视察与探讨,收集相关资料,分析其心理特征,以便发觉影 响其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缘由。五、教化阅历总结法教化阅历总结法是教化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探讨方法,它是依据教化实践所供应的事实,依据科学 探讨的程序,分析和概括教化现象,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为教化理论的一种教化科研方法。此外,产品分析法也是教化心理学的探讨方法之一,又称活动产品分析或作品分析法。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化第一节中学生心理发展概述一、心理发展的概念与特征心理发展是个体从诞生到死亡的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更。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以下特 征:第一,阶段性与连续性。我国心理学家将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心理学 整理 教师 资格证 考试 招聘 必备 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