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成果报告.docx
《教学成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成果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教学成果报告土壤-植物-环境分析是资源环境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为以土壤、植物、肥料和环境等四方面的分析测试方法为核心内容,目的在于奠定学生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熟练的分析测试技能,牢固掌握土壤、植物和肥料组分及其含量分析方法以及土壤、水和大气等环境中主要污染物的监测技术,为学生以后专业课的学习以及毕业后从事土壤、肥料、农产品品质分析或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一、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 .传统教材需更新。近些年来土壤农化分析迅速的发展,特别是利用新型仪器和高新技术对土壤、植物和肥料的快速精确分析方面。随着我国科技进步及对农业产品安全的日
2、益重视,本课程的教授内容在科研方法和技术上急需与国际接轨。目前课程主要参考土壤农化分析(2000年版)课程教材,无实验专用教材。2 .课堂教学效率较差。课程理论教学40学时,实验教学80学时。作为一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土壤测定方法实践课程,课堂教学内容的讲授只靠静态的文字与教材图片、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效率低的问题。3 .教学-实践脱节。课堂理论学习掌握的方法与原理技术及实验室培养的操作技巧不能熟练应用于实践农业,指导农民生产。4 .课程思政水平较低。课程教学没有较好的融入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党的思想。二、教学改革内容1 .理论教学改革(1)教学内容改革在课堂教学方面,根
3、据新大纲要求,本教学组在在讲授测定项目基本原理与技术的基础上,吸纳有关土壤、植物、肥料及环境分析的现代高新技术检测方法内容,注重知识更新。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引入双语教学,丰富学生的外文专业词汇量,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要求。(2)教学形式改革多媒体课件建设:制作了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课件中通过图片或视频的形式生动、形象地演示实验操作过程。解决了以往课堂教学内容的讲授只靠静态的文字与教材图片,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效率低的问题。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慕课与传统课程相结合,通过线上与线下教学结合,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本课程讲述的土壤测试方法、原理可为土壤肥料学领域的研究院所、肥料研发生产企业、农业服
4、务的技术人员提供指导。2 .实践教学改革本课程涵盖土壤养分、植物养分、肥料、环境污染的主要项目,共涉及约60个试验内容,200余种试验方法、原理与步骤,是一门实际操作能力很强的课程,但课程知识点较多且碎片化。针对以上问题,(1)建设视频实验教材。通过直观试验示范,为学社提供技术指导。(2)在教学中带领学生走入生产一线,采集具有生产障碍的土壤与植物样品,根据实验教学计划,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系统完成自己采集的土壤和植物样品制备、土壤理化性质与植物养分测定,室内测定结束后每位学生对采集样品进行肥力评价,并提出施肥建议。通过改革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其在生产实践中发现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实现“产”“
5、学”“研”结合。三、形成的教学成果1.建立了教学-实践整合体系学生在课程开设之初,每位同学走入农业生产实践,开展农业调研,采集具有生产障碍的土壤与植物样品;在课程理论与实践学习中,每位同学在教师指导下制定测试分析方案,带着问题开展理论学习与实践实验操作,最后形成可行性报告,并反馈于农户,通过施肥与农事操作调整,帮助农户解决生产问题。通过改革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其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实现,产”“学,研”结合,教学方法探索发表教改文章。(2)建设了理论教材近些年来土壤农化分析迅速的发展,特别是利用新型仪器和高新技术对土壤、植物和肥料的快速精确分析方面。随着我国科技进步及对农业产品安全的日益重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 成果 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