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劳死”现象的劳动法律规制(精选范文).docx
《“过劳死”现象的劳动法律规制(精选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劳死”现象的劳动法律规制(精选范文).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过劳死”现象的劳动法律规制(精选范文)摘要: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迅速发展的日本,过度疲劳曾造成大量中青年人猝死,如今,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过劳死”大国。有统计显示,巨大的工作压力导致我国每年过劳死亡的人数达60万人,由此可见,如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尊重劳动者的自由人格,成为企业、政府以及社会都致力解决的问题。为此,针对我国“过劳死”现象在法律界的盲区,我们应该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规制,以约束用人单位,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关键词:过劳死;法律性质;法律规制1过劳死的法律性质认定我国对于过劳死法律性质,一直以来争议不休,争论关键在于对于过劳死主观要件的认定上,即用人单位在劳动者过劳死的
2、过程中是否具有过错,成为分歧的焦点。综观国内,目前从理论与法理基础出发,在过劳死法律性质的认定上主要有四种观点:职业病说、工伤说、侵权说。1. 1职业病说职业病说的观点是将过劳死归入职业病防治处理统筹,在国际上早己有先例。过度劳动在日本早就被当作是职业病,最近这些年又正式将过劳死列入职业病序列。而美国官方则把过劳死定文为慢性疲劳综合症,对此病症的判定制定了相应的制度。1但是,依照2011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及2013年12月23日重新调整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规定,我国法定职业病共10大类132种,过劳死未被纳入其中。1.2 工伤说将“过劳死”现象界定为工伤是现阶段我国学界认可度较
3、高的观念,之所以会将其纳入工伤,是因为大多数的过劳死现象都符合法律对工伤的认定。因为劳动者在劳动中超负荷工作而出现过劳死现象,而没有劳动关系就不会出现过劳死的情况,也就是说,因为企业为了获取额外利益不惜违背劳动法的相关规定,使得劳动者在劳动中出因为超额的工作任务而出现过劳死。而工伤也是指因工负伤,所以将过劳死界定为工伤是合理的。1.3 侵权说持这一观点的论述认为过劳死不属于工伤,也不属于职业病,而是一种民事侵权行为,依法应该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在过劳死的案件中,企业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存在明显的侵权,虽然用人单位并没有直接导致劳动者的死亡,但是用人单位却违背了国家法律对劳动者劳动时间以及动强度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过劳死 现象 劳动 法律 规制 精选 范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