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领会给“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代表回信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领会给“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代表回信心得体会.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学习领会给“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代表回信心得体会“以优质丰富的内容和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 探索未知的兴趣,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代表回信,充分 肯定他们“广泛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在推动科学普及上发 挥了很好的作用”,深切勉励“希望你们继续发扬科学报国的光荣传 统,带动更多科技工作者支持和参与科普事业”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 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据第十二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22年我国 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12.93%,比2015年的6.20%提高了 6.73个 百分点,为我国进
2、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供了有力的公民科学素质支撑但也要看到,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提高速度虽然较快,但与西方科 技强国普遍高于20%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还存在对科普工作重要性认 识不到位、落实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制度安排尚不完善等 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科学普及工 作,完善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的现代化“大科普”新格 局,以高水平科普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为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提供 有力支撑“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党的二十大作出“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深化全民阅读活动” 的重大部署,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
3、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 及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超过15%” “到2035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25%”的发展目标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要立足补短板、强弱项,聚焦工作痛点、 堵点、难点和不同群体的现实需要,健全工作体制机制、加强科普能 力建设;另一方面要树立大科普理念、汇聚全社会的合力,充分发挥 学校、科研机构、科协组织、媒体等作用,推出更多高质量的科普作 品,提升科学普及的针对性、有效性作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发现者、生产 者、实践者和传播者,科研人员被誉为科普的“第一发球员”,在提 高全民科学素质上理应发挥更大作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届公
4、众科学日,通过丰富多彩的专家学术报告 和展品现场演示,让公众“遇见科学、预见未来”;年逾八旬的刘嘉 麒院士化身资深火山知识科普“UP主”,带动更多科学研究者参与“云 科普”正是越来越多的教授、专家、院士参与到科普工作中来, 以丰富鲜活的形式、鞭辟入里的讲解,拉近了公众和科学的距离,播 种下科学的种子,也传递了理性的声音这启示我们,更多科技工作者支持和参与科普事业,发挥广大科 技工作者的优势和专长,就能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的良好氛围科技发展关键靠人才,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也要从娃娃抓起, 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是重中之重当前,中小学科普教育存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少
5、学校还停留 在传授书本知识,缺乏科学完备的科普教育体系我们应该将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增强科学兴趣和创新意 识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内容,把弘扬科学精神贯穿于教育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夯实全民科学素质提高的根基但这并不是“巧合”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从科学教育的强化,到教育数字化战略的实 施、高校科技创新的大力推进,都表明教育与科技正经历着一场深度 融合、协同推进放在更长的时间维度里,更可以理解背后的逻辑在世界历次科学中心的转移和工业革命的变迁,特别是现代化国 家建设发展的历程中,教育的变革与兴起,始终与国家竞争力和综合 实力的增强密切关联同时,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的发展 后劲
6、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部署, 表明我们将遵循规律实现更加精准发力攥紧科学的锁钥,已经成为教育强国建设的必然选择不难看到,中共中央政治局今年以来的集体学习多次和高校科技 工作密切相关,进一步明确了把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核心竞争能力的战略基础本月召开的全国高校科技创新暨优秀科研成果奖表彰大会,明确 高校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我们同样看到,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的融合不断走向深入, 迸发出强大潜力科研机构、科技领军企业现身教育强国战略咨询会,积极建言献 策;组织建立首个国家级产教融合共同体,构建教育与科技、产业深 度互动新格局;曾经集中在高
7、校的“科教融合”队伍纷纷走向中小学, 夯实了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石这都标志着全链条式的创新 人才培养体系正在加快形成,而这些创新人才将构成推动中国式现代 化的强大生力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潮,面对愈加激烈的国际竞争, 必须攥紧科学的锁钥它将打开“卡脖子”的封锁,也必将开启民族复兴的新篇学习给“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代表的回信心得体会7月20日, 习近平总书记给“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代表的回信,对科技工作者 支持和参与科普事业提出殷切期望我作为科协工作者,要牢记“回信”中的殷殷嘱托,肩负起时代 重任科协组织要坚持党建引领、深挖痛点难点、激发协同活力,在科 学普及领域不断探索,勇作新征程
8、路上的“科普先锋”坚持党建引领,发挥教育阵地作用,勇作“科普宣传先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希望你们继续发扬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带动更多科技工作者支持和参与科普事业科学普及作为实现科技创新向生产力转化的重要桥梁,一方面能 够通过物的要素将知识、理论、方法等转化为生产力,一方面能通过 人的要素将劳动者的技术技能转化为生产力,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 步与发展同时,高质量的科学普及也是有效消除网络反科学和伪科普流传 的重要途径各级组织要坚持党的领导与科普工作相结合,发挥主阵地作用, 在宣传教育上“下狠功夫、用大力气”,提高科学知识传播的深度与 广度,让科学知识、科学
9、理念、科学精神镌刻在脑、牢记在心深挖痛点难点,提升工作服务实效,勇作“科普创新先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优质丰富的内容和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 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走上大街分发“科学知识宣传手册”的 行为早已无法适应群众喜好发展,相反,“不刷题的吴姥姥”“芳斯塔 芙” “吟游诗人基德” “毕导THU”等国内外新媒体科普工作者愈发受 到大众关注,设施齐全、体验性强的科技馆等相关场所也更受青少年 喜爱各级组织要聚焦科普工作的痛点难点堵点,没有场馆则建、缺少 专家则请、不够吸引则变,积极克服重“死”知识宣传、轻“活”思 维方法的普及理念,以“实干”换“实绩”,全面提高科学普及的有 效供给水平激发协同活力,健全全民参与机制,勇作“科普联动先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为实现高水平科 技自立自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作出新贡献科学普及作为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之一,包括科学技术知识、 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生产、熟化、传播、接受、消化、 吸收等诸多环节和过程,而这也意味着科普工作需要多方力量协同参 与,不能单靠科学工作者的努力各级组织要强化全局观念,将政府主导与群众参与结合起来,职 能部门协调联动,坚定一条心、拧成一股绳、下好一盘棋,树立“科 学普及人人有责、个个参与”的意识,形成科普工作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