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docx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计算机与互联网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文)计算机与互联网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英文)ComputerandInternet开课单位课程平台通识教育课程性质必修课程(群)团队考核方式考试学分1授课语言中文学时16理论学时16上机学时0实验学时0实践学时0适用专业土木类、交运类、机械类、水利类、管理类、工商类、数学类、外语言类、建筑类等先修课程无课程简介计算机与互联网课程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通识教育必修课程。本课程将知识点划分为“计算机”与“互联网”两大主题,每个主题又分成四大模块,以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历史进程为线索,区辩不同时期计算机与互联网的时代特征,加强核心知识与前沿理论学习,
2、拓展学生视野和宽广的跨学科知识。本课程为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PythOn语言)以及科学计算与数据可视化(Mat1ab)等后续课程的先修课程。本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部分学时采用PB1探究式教学。教材与参考资料1、大学计算机基础张廷萍、周翔编著人民有点出版社2023.8在线教学资源1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计算机与互联网:2.大学计算机课程考试系统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以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历史进程为线索,区辩不同时期计算机与互联网的时代特征,加强核心知识与前沿理论学习,拓展学生视野和宽广的跨学科知识,自觉遵守信息技术相关规范,善于与人交流或分享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学目标支撑
3、毕业要求指标点1.通过计算机与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培养学生遵纪守法,不得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从事危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公民合法利益的活动,不得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2.通过计算机系统组成、信息表示、程序设计等知识模块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初步的计算思维能力,为学生在本学科领域有效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问题求解奠定基础。3.通过网络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知识模块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初步的互联网思维能力,为学生在后续阶段利用互联网思维解决本学科领域问题提供有力支撑。4.通过PB1项目、任务驱动、问题探究等方式,使学生初步具备,团队协作、沟通与交流、自主学习能力。三、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一)
4、教学内容和要求内容与进度教学内容(详细阐明主要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体现和说明授课进度编排的逻辑关系)学时学习达成(阐明学生通过章节学习知识、能力的达成情况)课外环节(含测验考试作业安排)撑程标支课目教学方法(阐明教学目标达成的教学方法)思政案例名称计算机概述(1)计算机发展及趋势(2)计算机分类(3)计算机应用通过介绍计算机发展史、分类、应用以及计算机热点技术,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兴趣,普及信息文化。课前:线上自主学习计算机概述模块相关授课视频、拓展知识视频。课后:参与线上讨论、完成线上课后练习O12标标目目问题驱动、讲授神威太湖之光,科学家的故事计算机系统组成(1)计算机硬件系统(2)计算机
5、软件系统(3)计算机工作原理通过介绍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系统以及计算机工作原理,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兴趣,普及信息文化。课前:线上自主学习计算机系统模块相关授课视频、拓展知识视频。课后:完成线上课后练习O目标1目标2问题驱动、讲授的使片孤感芯故命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1)数制及相互转换(2)数值型数据的表示(3)非数值型数据的表示4通过对二进制基本理论的讲解,使学生了解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表示信息的基本原理,熟悉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掌握不同数制之间的转换规则。课前:线上自主学习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模块相关授课视频、拓展知识视频。课中:情景引入,提出任务,先通过理论讲授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再对任务进行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计算机 基础 教学大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