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操作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操作技术.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医院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操作技术心跳、呼吸骤停者应执行复苏术。复苏术是以心脏按压暂时维持人工循环,以人工呼吸代替患者的自主呼吸,建立有效的循环和呼吸,恢复全身血氧的发生和发展,促使脑功能的恢复。引起心跳、呼吸骤停的病因很多,常见的有:各种严重创伤、大出血、麻醉意外、食物中毒、心血管疾病、电解质紊乱及过敏等。患者呼吸停止、意识丧失、颈动脉搏动消失即可诊断为呼吸心搏骤停,应立即进行争分夺秒的抢救。一、心脏复苏术(一)心搏骤停的先兆凡清醒的患者突然意识消失,大动脉(颈动脉、股动脉)摸不到搏动;如已开始手术,则可见手术野不出血;在监护条件下,可观察到先兆症状,如意识障碍、发劣、心率变慢、血压明显下降
2、、频繁多源或成对的室性期前收缩、频繁极快的室性心动过速、明显的房室传导阻滞或呼吸变浅、呼吸节律失常等。护理要点:巡回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四肢颜色、意识状态情况,不可随意离开手术间,保证输液的通畅。(二)心搏骤停的原因及护理要点1 .患者方面(1)原有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冠心病、心肌病):护理要点为参加术前病例讨论,术前了解患者病情。(2)水与电解质紊乱:护理要点为观察患者面容,维持输液通畅,观察并记录尿量。(3)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护理要点为及时抽取血标本送检,追踪检查结果。2 .麻醉处理方面与麻醉失误和管理不当有关。全麻药绝对或相对过量所致的心血管严重抑制;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时麻药误入蛛网膜
3、下隙而造成全脊髓麻醉;局麻药过量或误入血管而致局麻药中毒;呼吸道梗阻或通气不足未及时处理而致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护理要点:对于局麻手术的患者,巡回护士准备麻醉药时要注意浓度、剂量、时间,防止局麻药过量。3 .手术操作方面手术操作可直接引起心功能紊乱或通过反射途径而导致心搏骤停。(1)直接在心脏上的操作,如心外探查、剥离粘连的心包、抬起心尖、分离二尖瓣交界等,可造成室性心律失常或心排血量急剧下降。护理要点:器械护士要熟悉手术步骤,传递器械要及时,眼明手快,常规准备除颤器、起搏导丝等,配备常规抢救药物,如肾上腺素、2%利多卡因、多巴胺等。(2)不少部位的手术操作可通过迷走神经反射而致心搏骤停,其中
4、最突出的是眼心反射和胆心反射。眼心反射主要发生于斜视矫正术等眼科手术中牵拉眼肌(尤其是内直肌)时;胆心反射发生于刺激胆囊颈或胆总管时,尤其在硬膜外阻滞麻醉不全或全麻过浅时更易发生。护理要点:巡回护士要坚守岗位,经常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四肢循环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麻醉医生。4 .其他方面(1)循环状态不稳定或全肺切除的患者突然变动体位,由于血流动力学急剧改变或纵隔移位致心搏骤停。护理要点:术后患者过床动作务必缓和,最好利用过床板或过床车,过床手法正确、平稳。(2)手术室内一些医用电气设备,如高频电刀、电动手术床、深部照明灯,由于设备漏电、接触不良等原因。护理要点:术前巡回护士要及时检查各设备
5、是否正常,不符合要求的设备应送维修或及时更换。手术室一定要设置专用地线,应用三相插头。(3)将刚从血库中取出的冷血快速输入,可使心脏温度急剧降至28。C以下而诱发心室颤动。护理要点:大量快速输血时,输注血液一律使用一次性带过滤装置的输血器;输血时要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取回的血液应尽快输注,不得自行储存,一袋血须在4小时内输完;注意药物配伍禁忌,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冷藏血不可随意加温,若确需对血液进行加温,只能使用专用加温装置。(4)快速加压输血时如不加注意而误将大量空气输入,引起空气栓塞而致心搏骤停。护理要点:密切观察液体输入情况,如果不具备建立更多通道或已建立的通道输液、输血速度不能满足
6、抢救需要时,可以进行加压输血,但应采用专门设计的加压输血器或血泵。保持血液输注通畅,防止输血管道扭曲、受压;当出现针头脱落、移位或阻塞时应及时处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出现异常情况立即通知临床医师或值班医师,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三)抢救原则一旦确诊为心搏骤停,应立即抢救,必须与呼吸复苏同步进行。(四)常用的心脏复苏术1 .胸外心脏按压术用人工的方法,按压胸骨下端,间接地压迫左、右心室腔,使血液流入主动脉和肺动脉,建立暂时有效的体循环和肺循环,并为恢复自主节律创造条件。2 .胸内心脏按压术胸外心脏按压无效时,立即使用胸内心脏按压的方法。3 .心内注射心室内注射药物的部位在心前区胸骨左缘第4
7、5肋间旁开胸骨12c处。4 .电除颤术心室颤动是循环骤停的另一常见原因。当发生心室颤动时,应用较高的电压、较弱的电流,短暂电击心脏,使所有的心肌纤维停止收缩,然后由窦房结或房室交界区自律性的冲动下传,恢复正律。(1)胸外除颤法:电极板涂导电胶,或用0.9%氯化钠溶液纱布包裹,将两个电极分别放置在左侧胸区和左侧肩胛,或分别放置在心尖和右侧胸第2肋间。术者手扶持电极绝缘柄,身体离开患者和床,按放电钮,患者抽动一下,立即观察心电示波器,并听心音,仍有心室颤动可准备第二次除颤。(2)胸内电击除颤:在胸内心脏按压时应用。5 .心脏起搏适用于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或窦房结功能衰竭,并发心搏骤停反复发作。起搏器由
8、电极与脉冲发生器两个主要部分组成,其用脉冲发生器刺激心脏起搏,使心脏能维持一定频率的搏动。分为体内、体外起搏两种。二、呼吸复苏术呼吸停止,往往同时伴随心脏停搏,有时呼吸先停止,尔后心脑停搏。两者于极短的时间内相继发生,因此呼吸复苏与心跳复苏应同时进行,这是保证机体重要脏器的供氧与二氧化碳排出、减少死亡、减少致残率的重要措施。(一)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口对口人工呼吸是各种人工呼吸法中最简便有效的方法。术者用一手托起患者下颌,使患者头尽量后仰以伸直气道,下拉患者下颌,另一手捏紧鼻孔,深吸一口气,紧贴患者口唇吹入,使胸廓扩张,停止吹气时,术者头稍稍转向,深吸一口气后反复进行,成年人1620次min,每次
9、吹气10001500m1方可达到有效气体交换。(二)简易呼吸器的使用简易呼吸器是将口罩紧贴于患者口鼻上,或将呼吸器与气管插管套管相接,然后间歇地、有节律地挤压呼吸囊(一次为500IOoOnI1气体),形成被动吸气下呼气,1618次min,可持久地进行有效的人工呼吸,适合现场抢救。(三)自动呼吸器用麻醉机面罩加压通气,然后在气管内插管后施行机械通气,用机械方式进行人工呼吸。此法在心肺复苏时比任何徒手、器械的方法都好,特别适用于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极微弱、肺泡通气不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通过适度换气可治疗脑水肿。(四)呼吸复苏操作与配合(1)患者仰卧,去枕,迅速清除口鼻腔内分泌物,口鼻处盖一块
10、纱布,吹气不可过猛,尤其是小儿,以防肺泡破裂。在心肺复苏时,人工呼吸法与心脏按压法协同进行,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15:2o(2)患者取仰卧位,备好简易呼吸器。该器械由口罩、呼吸囊、单向呼吸活瓣、衔接管、四头带等部分组成。递给麻醉医生。(3)使用自动呼吸器时,必须有雾化吸入装置,一般使用氧气浓度为4%左右。注意监听呼吸器的声音,如送气长、呼气短,为管道漏气;若送气短、呼气长或压力上升,则常为管道扭曲、呼吸道梗阻所致。严密观察患者的情况,随时调整各项参数,最可靠的指标是取动脉血做血气分析,作为调节参数的依据。停用时,应先分开呼吸器导管,再关闭呼吸器及氧气。三、2010年版基础生命支持操作流程
11、绝大多数心脏骤停发生在成年人。在各年龄段的患者中,有目击者的存活率最高,而且初始心律是心室颤动(VF)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VT),基础生命支持的关键是胸外按压和早期除颤。既往,基础生命支持程序是“A-B-C”(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考虑到施救者开放气道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寻找防护装置或者收集并装配通气设备的过程中往往会延误胸外按压时机,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将其程序更改为“C-A-B”(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即尽快开始胸外按压,同时缩短通气延误时间。适用于成年人、儿童和婴儿,不包括新生儿。(一)基础生命支持操作流程(basic1ifesupportoperationa
12、1processes)成年人发生院外心脏骤停,医护人员配合进行现场抢救。1评估周围环境是否安全当发现有人突然倒地或者意识丧失,施救者首先判断四周环境是否安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和自我保护意识。操作者口述“周围环境安全”,然后立即开始实施现场心肺复苏,同时看表,记住开始抢救的时间。2 .判断意识操作者先到达患者身体右侧,双膝跪地,双膝与肩同宽,左膝平患者右肩,尽量靠近患者身体。判断有无意识的方法为:重复轻拍患者双肩,呼唤,同时凑近患者耳旁(约5cm),分别对着双耳大声呼喊你怎么啦?你怎么啦?”,如无反应,即可确认意识丧失。判断时间35秒(如患者不是仰卧位,则先将患者摆成仰卧位,置于地面或硬板上,去
13、掉枕头,解开上衣,然后进行下一步)。3 .判断呼吸、脉搏判断呼吸、脉搏应同时进行,在510秒完成,操作者报数“10011010计时。判断呼吸方法:观察患者有无胸廓起伏等呼吸征象。判断脉搏方法:触摸同侧颈动脉有无搏动。操作者口述“患者无呼吸、脉搏”。4 .启动E1SS操作者呼叫助手“准备除颤监护仪、球囊面罩二助手将除颤监护仪摆放在患者右肩位置,跪在患者头端,用压额抬须法保持患者头部后仰、气道开放,观察口腔有无异物。助手口述:“口腔无异物”。操作者手持球囊面罩准备人工呼吸。5 .胸外心脏按压立即由操作者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按压时注意观察患者面部反应。胸外心脏按压的规范动作(五要素)。(1)按压部位:
14、胸骨下半部分,乳头连线中点(或胸骨正中线的中、下1/3段交界处)。快速定位方法为胸骨下切迹上两横指。每个周期按压之前,都要先用手正确定位并清晰显示。(2)正确手势:快速定位后,双手重叠,十指交叉、相互紧扣;掌根部与患者的胸骨接触,五个指头全部翘抬起来,不可将按压力量作用于患者的两侧肋骨上。(3)按压姿势:操作者双膝跪地,以骸关节为支点,腰部挺直,用上半身的重量垂直往下压(杠杆原理),而不是靠两个手臂的力量发力;故双臂必须绷直,肩、肘、腕三关节呈一条直线(尤其肘关节不得弯曲)。双手臂形成的平面垂直于患者胸部,不得倾斜。按压过程要求平稳、有节律,用力均匀,不可使用瞬间力量,不得进行冲击式按压。(4
15、)按压深度:使患者胸骨下陷至少5cm,每次按压后手臂的力量都要松开,保证压力释放,让胸廓完全回弹。(5)按压频率:至IOO次min(18秒内完成30次按压按压与放松的时间要保持相等;通过双音节报数来掌握节奏(如“01、02、03、04、05、06、07、08、09、10、11、1220、21、2230”)。6 .人工呼吸由助手采用“E-C”手法固定面罩,球囊通气2次,每次送气时间至少1秒,以看到患者胸部起伏作为人工呼吸有效指标。每通气2次后,助手将面罩稍微移开患者面部,但仍然保持开放气道的头后仰姿势。7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成年人为30:2(不论单人法或双人法抢救),即每按压30次后通气2次。心肺复苏从胸外按压开始,结束于通气。应尽量减少中断按压的时间,如果不得不暂停胸外按压时,中断时间不能超过5秒。8 .检查评估首轮做5个周期的30:2按压(约2分钟)后,再检查患者呼吸和脉搏,评估时间510秒,如果仍然没有呼吸、脉搏,操作者口述“患者呼吸循环未恢复,准备电除颤工9 .电击除颤(1)助手迅速开启除颤仪的电源开关,调整除颤仪功能旋钮键至”监护位置;监护导联调至“Padd1es”位置,操作者手持两个电极板放置于患者胸前,通过除颤仪的监护屏幕马上辨别心电图波形。如果显示“心室颤动或者”无脉性室速”,必须即刻进行电击除颤(假设显示“心室颤动”)。操作者大声报出:“心室颤动,立即除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