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常见疾病鉴别诊断定义.docx
《医学常见疾病鉴别诊断定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常见疾病鉴别诊断定义.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鉴别诊断:1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引起,有明显的流行史、局部症状较轻,全身症状较重,常有高热、头痛、四肢肌肉酸痛,病程较长。该患儿发热1天,无上述症状,可除外。2、急性传染病早期:上感常为各种传染病的前驱症状,应结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资料等综合分析,并观察病情演变加以鉴别。3 .上呼吸道感染为各种病原引起的上呼吸道炎症,为小儿最常见疾病,年长儿症状较轻,婴幼儿较重。患儿局部症状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干咳、咽部不适。全身症状为发热、烦躁不安、头痛、乏力等。体检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浅表淋巴结可触及肿大,肺部听诊一般正常。4 .支气管肺炎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肺炎,2岁以内儿童
2、多发,最常见细菌和病毒感染,也可由病毒、细菌混合感染。起病多数较急,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及肺部固定中细湿罗音。胸片有助于诊断。5 .过敏性紫瘢:为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临床特点为血小板不减少性紫瘢,多见四肢及紫瘢,对称出现,以伸侧较多,初起为紫红色斑丘疹,高出皮面,压之不褪色,数口后转为暗紫色,最终呈棕褐色而消退,常伴关节肿痛,腹痛、血便和蛋白尿。辅助检查协助诊断。6 .水痘:本病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具有传染性极强的儿童期出疹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初起于躯干部,继而扩展至面部及四肢,四肢末端稀少,呈向心性分布,开始为红色斑丘疹或斑疹,数小时后变成椭圆
3、形水滴样小水泡,周围红晕为特征,该患儿无上诉症状,皮疹特点与之不符,可除外。7 .过敏性皮炎:为接触某种过敏物质或无明显诱因引起患儿全身皮肤红肿,瘙痒,严重者可出现心慌、气短、呼吸困难、腹痛、便血等,查体全身皮肤红肿,有时可见斑丘疹,肺部听诊可闻及喘鸣音。8 .母乳性黄疸:可能与母乳中的B-葡萄糖醛酸进入患儿肠内,使肠道内未结合胆红素生成增加有关,可分早发性及晚发性,早发性黄疸出现时间出生后3-4天,晚发性则出生后6-8天,血胆红素以未结合胆红素为主,无论早发性或晚发性一旦停母乳或改配方奶48-72小时,黄疸即可明显消退。9 .婴儿肝炎综合征:常是病理性黄疸延长,超过二十八天,多种原因所致,血
4、中以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转氨酶异常,肝、脾可肿大,该患儿母乳喂养,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均正常,目前可排除此病,需进一步确诊。10 .梗阻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引起,出生后12周或是34周出现黄疸逐渐加深,大便变为白陶土色,尿色变深黄,肝大质地硬,直胆高,肝功异常,出现营养和发育降低。11 .疱疹性咽峡炎为上呼吸道感染的特殊类型,多为柯萨奇病毒感染引起,患儿主要表现为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体检可见咽部充血、咽颗弓、软腭、悬雍垂可见数个及数十个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12 .化脓性扁桃体炎:病原体为链球菌感染,好发于夏季,急起高热,咽痛、流延、厌食、呕吐等,查体:咽充血,双测扁桃体
5、度大,表面有脓栓,血象高,CRP(+).13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其症状以咳嗽、喘息为主,阵发性发作,以夜间和清晨为重,发作前可有流涕、打喷嚏和胸闷,发作时呼吸困难,呼气相延长伴有喘鸣音,体格检查可见桶状胸、三凹征、肺部满布哮鸣音。结合肺功能检查及胸部X线检查可确诊。14 .急性痢疾:夏季发病。大便次数多,含粘液、脓血,里急后重,多伴有高热等感染中毒症状。粪便检查可见脓细胞,细菌培养阳性。但必须注意菌痢偶尔亦可引起肠套叠,两种疾病可同时存在或肠套叠继发于菌痢后。15 .过敏性紫瘢:有阵发性腹痛,呕吐、便血,由于肠管有水肿、出血、增厚,有时左右下腹可触及肿块,但绝大多数患
6、儿有出血性皮疹、关节肿痛,部分病例有血尿,该病由于肠功能紊乱和肠壁血肿,亦可并发肠套叠。16 .手、足、口病:表现为口腔内及手足心、臀部可见数个疱疹,多有发热,有手足口病流行病史及接触史,血查柯萨奇病毒或EV71IgM-Ab(+).17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临床特点为发热,头痛,呕吐,烦躁,多次惊厥。嗜睡,昏迷,前卤隆起,颈项强直,头颅CT及脑脊液有改变。18 .疱疹性口炎:也表现为急起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查体可见咽部充血,灰白色疱疹出于咽腭弓、悬雍垂、软腭等处可见外于口腔其他部位亦有分布。19 .小儿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常见儿科
7、消化道疾病。可有食欲不振、溢乳、恶心、呕吐、大便次数增多及大便性状改变,解稀便,水样便、黏液便或脓血便等胃肠道症状:。以及发热、烦躁、精神萎靡等全身症状:,严重者可致脱水,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根据发病季节、临床症状暂不考虑此病。20 .消化性溃疡:可发生于儿童期的任何年龄,以学龄儿童发病率最高,男女发病比为(23):I0依发病部位可分为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食道溃疡、吻合口溃疡等,起病多急骤,常无特异症状,多以穿孔、出血就诊,婴儿早期哭闹,拒食,很快发生呕吐,呕血及便血,年龄较大的儿童可有脐周及上腹胀痛、烧灼感等,上消化道内镜检查、胃肠X线领餐造影有助于鉴别。21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8、:指幽门环肌增生、肥厚使幽门管高度狭窄而引起的上消化道不完全梗阻性疾病。典型症状和体征为无胆汁的喷射性呕吐,胃蠕动波和右上腹肿块。重者可有消瘦、脱水及电解质紊乱。腹部B超和X线钢餐有助于鉴别。22 .肠套叠:是指部分肠管及其肠系膜套人邻近肠腔所致的一种绞窄性肠梗阻,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多见于4-10个月的婴儿,春秋季多见。常见原发性肠套叠按发生部位可分为:回盲型、回结型、回回结型、小肠型、结肠型。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呕吐、血便、腹部包快等,腹部B超、钢剂灌肠有助于鉴别。23 .胃炎:是指由物理、化学性或生物性有害因子作用于人体,引起胃黏膜发生炎症改变的一种疾病,可分为急性胃炎、慢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 常见疾病 鉴别 诊断 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