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要点.docx
《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要点.docx(1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要点目录一、病原学基础、临床特点和实验室诊断、二、流行病学(-)传染源、传播方式、易感人群(二)流行病学参数(三)流感在我国的流行特点和季节性(四)疾病负担1 .健康负担2 .经济负担和健康相关生命质量(五)流感的预防治疗措施三、流感疫苗(-)国内外上市的流感疫苗(二)免疫原性、效力和效果1 .全人群2 .孕妇3 .儿童4 .学生5 .老年人6 .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17.医务人员(三)免疫持久性(四)安全性(五)疫苗成本效果、成本效益(六)流感疫苗与其他疫苗或药物的同时使用四、2023-2024年度接种建议(-)抗原组份(二)疫苗种类及适用年龄
2、组(三)建议优先接种人群1 .医务人员2 .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3 .罹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病者4 .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5 .孕妇6 .659月龄的儿童7 .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8 .重点场所人群(四)接种剂次1. 6月龄8岁儿童2. 9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五)接种时机(六)接种部位及方法(七)疫苗储存(八)接种禁忌(九)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和药物对疫苗的影响(十)接种注意事项(十一)接种记录及评估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对人类健康危害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
3、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易发生暴发疫情。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感染流感后危害更为严重。2023年2月中旬至4月底,我国呈现一波以甲型H1N1亚型为主的流感流行季,强度略高于新冠疫情前的自然流行年份,而新冠疫情仍持续一定水平,今冬明春可能会面临新冠、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交互或共同流行的风险。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降低流感相关重症和死亡负担的有效手段,可以减少流感相关疾病带来的健康危害及对医疗资源的挤兑。自2018年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每年流感流行季之前均更新并印发当年度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年9月以来,新的研究证据在国内外发表,新的流
4、感疫苗在我国上市,为更好地指导我国流感预防控制和疫苗使用工作,国家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流感疫苗工作组收集和整理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在2023年版指南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和修订,形成了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本指南更新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增加了新的研究证据,尤其是我国的研究结果,包括流感疾病负担、疫苗效果、疫苗安全性监测、疫苗预防接种成本效果等;第二,更新了一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发布的流感防控有关政第三,更新了我国2023-2024年度国内上市使用的流感疫苗种类;第四,更新了本年度三价和四价流感疫苗组份;第五,更新了2023-2024年度的流感疫苗
5、接种建议。一、病原学基础、临床特点和实验室诊断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是单股、负链、分节段的RNA病毒。根据病毒核蛋白和基质蛋白,分为甲、乙、丙、丁(或A、B、C、D)四型。甲型流感病毒根据病毒表面的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的蛋白结构和基因特性,可分为多种亚型。目前,发现的HA和NA分别有18个(H1-18)和11个(N1-II)亚型。甲型流感病毒宿主众多,除感染人外,在动物中广泛存在,如禽类、猪、马、海豹以及鲸鱼和水貂等。乙型流感病毒根据HA基因型分为Victoria系和Yamagata系,既往多个流行季在人群中交替流行或混合流行。流感感染主要以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
6、可达39-40,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等。部分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流感的症状是临床常规诊断和治疗的主要依据,但由于缺乏特异性,易与普通感冒和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相混淆。流感确诊有赖于实验室诊断,检测方法包括病毒核酸检测、病毒分离培养、抗原检测和血清学检测。二、流行病学(-)传染源、传播方式、易感人群流感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是季节性流感的主要传染源。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感染者打喷嚏和咳嗽等产生的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在特定场所,如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
7、房间内,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由于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每年流感流行株可能发生变化,导致之前通过自然感染或者免疫接种形成的抗体难以有效中和,因此人群普遍易感。(二)流行病学参数1 .潜伏期:流感病毒常见潜伏期为14天,多为2天,其中甲型流感中位潜伏期为1.4天(95%CI:1.31.5),乙型流感病毒中位潜伏期仅为0.6天(95%CI:0.50.6流感感染者从潜伏期末到发病的急性期均具有传染性。2 .排毒期:是指感染者首次排出病毒核酸到末次排出病毒核酸的间隔。感染者在临床症状出现前12天即可排出病毒,排毒量在发病后1224小时内显著增加,发病后12天内达到高峰。成人和较大年龄儿童一般持续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流感疫苗 预防接种 技术 指南 2023 2024 要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