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存在法学新论.docx
《中国古代存在法学新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存在法学新论.docx(1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中国古代存在法学新论摘要:法学是指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以追求秩序与正义为目的的科学。此种全面的法学概念,才能将中国古代法学容纳其中。法学并不只是理论体系,它还需包含运作实体。这包括法学家群体,法学研究成果和法学教育机构等物质载体。中国古代法学家群体多为官僚阶层;法学研究成果颇丰;法学教育起源较早、发展稳定、样态独特。中国古代法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法律本体、法律事实、及法律价值三大板块。其法律本体的研究以成文法为主,判例法为辅;其重视对法与社会的关系及法律的运用等事实问题的研究;亦偏重于对秩序与和谐的价值研究。在发展历史上,中国古代法学萌芽于春秋战国,形成于秦,在唐宋时期达至顶峰,于明清时期衰落。
2、中国古代法学的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传承及借鉴中国古代法学,发掘中国古代法学的现代价值,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词:古代法学;法学形态;中国法学;法学中国化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中有名言谓之曰:存在即合理。反之亦然,合理即存在。意思是在绝对精神的运作轨迹中,合乎理念的事物总是要出现的,这揭示了一种合理性与现实性之间互证的必然性。在这里且不论及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真伪。但他的这一论点的确为中国古代法学存否这一命题提供了独特视角。使我们能够在宏大及流动的历史图景中探寻中国古代法学的影踪,而不拘泥于一时一地。不单以西方及现代的标准来审视中国古代法学,对其视若无睹。而学界对于中国古代是否存在法学以及对中
3、国古代法学定性的争论由来已久。多数学者对中国古代法学的存在都是持肯定态度的,如武树臣先生认为:与西方不同,中国历史上确切意义的法学家和纯粹法学著作是罕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古代无法学,也不等于说中国古代法学天然落后。关键是要从中国历史的实际情况出发来把握和研究。张晋蕃先生也指出:在中国古代的字书和文献中,都没有出现法学的概念,由此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没有法学,这样的说法并不科学。如果说中国古代没有法学,中华法系不可能绵延2000余年,中国也不会在4000余年法律发展的传统中,无论是立法司法的制度构建,还是各种法典的编纂都达到了相当完备的程度。而持反对观点的学者一般认为:中国古代仅有律学,没有法学
4、。如梁治平先生认为:中国古代虽有过律学的兴盛,却自始便不曾产生何种法学。张中秋同样认为:中国古代只有律学,而无法学,表面看,律学与法学只有一字之差,实际上并不这么简单,而是反映了两种不同性质和形态的法律学术,即两种不同类型的法律知识。在如今多元及相对主义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今日的中国法律人、法学家务必要具有文化自觉和学术自信。切不可为西方中心主义蒙蔽了心智。法学如同雅努斯(希腊神话人物)一样,拥有多张面孔。正如何勤华先生所言:法学有不同形态。据此,笔者将在下文中对法学概念,中国古代法学起源及发展,其独特之处以及对未来的展望进行详细论述。、法学概念再定义要想论证中国古代有没有法学,起始点便要放在
5、法学概念的定义上。不同学者基于不同的法学定义,便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若将法学做限缩或一元解释,则中国古代法学无法纳入其中。例如梁治平教授立基于哈罗德J伯尔曼(Haro1dJ.Berman)在法律与革命中定义法学的方法,认为法学是一门需要逻辑论证的科学,而中国古代法学没有完整的逻辑论证体系和完整的知识结构,从而得出中国古代没有法学的结论;而若将法学做扩大或多元解释,则中国古代法学则可纳入其中。例如何勤华教授认为法学是一个历史的、哲学的及文化的概念,中国古代法学属于一种独特的法学形态。由此可知,造成学界争诉的根本原因,不是对中国法制史研究的不透彻,而是对于法学这个概念本身的选用和界定存在争议。(-)
6、中西法学概念回溯汉语中法学一词最早起源于南北朝,南齐书孔稚息传中载道:寻古之名流,多有法学。此时法学一词虽已出现,但极少使用,常以律学为代,且与今日之法学概念大相径庭。意为:以儒家义理为据,对以律为主的成文法进行注释、讲习的学科。它不仅从文字上、逻辑上对律文进行阐释,也阐述某些法理,如关于礼与法的关系,律例之间的关系,还有定罪与量刑,刑法的宽与严,肉刑的存与废,刑名的变迁以及诉讼和狱理等。可见此时中国对法学”的定义与研究偏向于实证领域。按舒国潼教授的话来说:中国律学是一门以实用目的为导向的独特的法律学问J西方法学一词起源于古罗马,乌尔比安曾将法学定义为:是指关于神事与人事的知识,是关于正义与非
7、正义的科学。神人之分的神秘色彩,正与非正的价值涉入,使古罗马法学这一定义不可避免地带有自然法的印记。通过中西法学定义之辨析可知,不同古代文明对法学的定义和研究各有偏向。且古代法学均处于起步阶段,难免有偏颇不足之处。我们不能以古代西方对法学正义价值的重视而否定中国古代法学的存在,亦不能以现代法学的完善去苛求中国古代法学与其匹配。(二)重新阐述法学概念1.全面而发展的法学概念以西方为镜像,起源于古罗马的法学定义,将正义奉为定义法学概念的核心要素。这一定义多为英美法系所继受。这一概念的确与中国古代法学形态水土不服,实难作为考察中国古代法学的参照。反观欧陆之法学定义,以德国为例。拉伦茨将法学定义为: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古代 存在 法学 新论
